第3版:2024两会特刊 建言 PDF版下载

版面: 2024两会特刊 建言

促进城市美好与儿童友好的“双向奔赴”

——本报记者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罗云峰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蓓

    每到周末,安徽省合肥滨湖森林公园总能吸引一波波孩子前来“打卡”,这里正在建设一座“合肥市儿童友好公园”。

    “走上悬浮地板彩虹道路,乘坐‘儿童友好号’小火车游览园区,沿途可以看到让孩子们体验播种、采摘的劳动基地,探寻可以亲密接触、零距离观赏的几十种萌宠动物……”合肥印象滨湖公司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园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园、科普教育园、历史文化园等资源,将儿童友好元素融入其中,充满童趣的儿童设施、标识标牌随处可见,孩子们可以在“没有围墙的教室”里学习丰富多彩的自然科学课程,在儿童心愿墙上“说说心里话”,度过愉快的周末时光。

    在合肥,儿童友好元素正逐渐成为这座城市的“标配”。2023年,合肥市成功入选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名单,不断推动“一米高度看城市”的理念融入城市发展全过程、全领域,制定了《合肥市2023年儿童友好十项举措》,从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托育服务、安全出行等十个方面保障儿童需求。

    “到2025年,建成儿童友好社区(街区)不少于50个、儿童友好试点社区覆盖率达到50%、儿童友好乡村不少于10个、儿童友好公园不少于30个、儿童友好学校不少于100所、儿童友好医院不少于5所。到2035年,儿童友好理念成为全社会共识和全民自觉,建成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儿童友好城市。”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罗云峰用一长串数字,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阐述合肥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

    罗云峰介绍,近年来,合肥持续优化“一米视角”链接“孩童世界”的理念,在城市发展中关注细节,精心营造一个让孩子们心生欢喜的“友好”城市。例如,合肥在新建幼儿园的规划设计中,创新配备“三件套”,即门口应有家长接送等候区,就近设置小游园,同时配建公厕,满足家长接送需求。“这项合肥首创的做法,已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全国推广,并形成幼儿园‘三件套’规划建设导则。”

    此外,合肥引入“一米高度看城市”儿童视角,鼓励和支持儿童参与城市公共事务讨论,畅通儿童表达渠道,尊重儿童感受,倾听儿童心声,汇聚儿童智慧,探索儿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截至2023年9月,全市已建立儿童友好成长营86个,开展儿童融入城市建设的各类活动,激发少年儿童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

    一座儿童友好城市,一定是为儿童“计深远”的城市。罗云峰表示,合肥将以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为契机,立足儿童“最关切”“最需要”,从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生育养育友好、科技创新友好七大维度全面发力,让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促进城市美好与儿童友好的“双向奔赴”,努力创建一座让“小朋友开心,大朋友向往”的儿童友好型城市。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也承载着科技创新的希望。合肥是以科技创新闻名的城市,也将以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为窗口,展现‘科创+产业’的城市特色,不断擦亮科创名城‘金名片’。”罗云峰表示。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