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三八”国际妇女节特刊 PDF版下载

版面: “三八”国际妇女节特刊

深海探测


    从“蛟龙”号到“深海勇士”号再到“奋斗者”号,从“深潜”到“深钻”再到“深网”,我国深海探测开发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习近平总书记赴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洋研究院等科研单位;连线“深海一号”作业平台,强调“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会见载人深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勉励大家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更大成绩……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为我国深海探索注入了强大动力、指明了前进方向。

    唐立梅

    我国首位大洋深潜女科学家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唐立梅曾两度搭乘“雪龙”号赴南极科考。参加“蛟龙”号首次应用航次,去往西太平洋下的采薇海山勘查,成为中国第一位兼具“两极”科考经验的女科学家。

    2013年9月,唐立梅与两位同事随着“蛟龙号”下潜到2774米深的西太平洋海底。下潜密封舱的直径只有2.1米,留给人的活动空间很小。唐立梅与同事们只能坐着不动,或半跪在观察窗前探望。因舱内没有洗手间,几人坚持不饮水,以几块饼干和一个煮鸡蛋为早餐。在海底近10小时,唐立梅与同事们采集了8升近底水样、11块岩石、两管沉积物及11种生物样品后,上浮并完成了此次科考。2017年11月,唐立梅参与了为期165天的中国第三十四次南极科考,在幽深的海底,她采集到了大量岩石矿产样本进行突破性研究,并在科研教学的岗位上,把这份精神传承给更多的学生,成为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自然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贺丽生

    勇往直“潜” 征服地球“第四极”

    迄今为止,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贺丽生搭乘过我国所有载人潜水器,参加过5个远洋航次,是我国第一位下潜到万米海底的女科学家。

    深海的静水压非常高,万米海底的压力相当于有1000只非洲象踩在一个人的背上。2020年,贺丽生参与了“奋斗者”号万米载人深潜器的海试任务,潜至10902米深度,获得了万米海底的生物样品及原位测试的数据,成功打卡了地球“第四极”——位于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这是“奋斗者”号海试活动中第一次有科学家参与。她也成为首位到达被称为“地球第四极”的挑战者深渊的华人女性科研人员。此前,贺丽生还搭乘过“蛟龙”号和“深海勇士”号,最长一次在海上的时间是72天。

    生命在深海中生存不易,贺丽生探索深海的路也很难走。贺丽生说:“我们没有更多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这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但我们就是要做这件事,即便路上荆棘再多,我们也要蹚出一条路来。”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