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耿兴敏
“今年年初,北京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通过了《北京市政协2024年协商工作计划》,确定了市政协12个重点协商议题,这12个重点协商议题,是在各方面提出的145个议题建议基础上协商产生的。”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主席魏小东在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介绍。
12个重点协商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加强产业协作,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建设;加强交通综合治理和优化升级,构建现代化智能化城市交通网络体系;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化“文旅+业态”融合,促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先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有机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北京实践;坚持流域系统治理,进一步加强水生态空间规划管控和水生态保护修复;进一步营造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良好环境,更好发挥青年科技人才作用;以“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为抓手,开拓首都乡村振兴新局面;全方位推进普惠托育服务;完善政策优化结构,促进首都人口高质量发展;提高养老服务针对性,破解高龄及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养老难题;加强智慧应急建设,提升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就《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等开展立法协商。
魏小东表示,这些议题,一是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统筹各方面重点任务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考虑各方面在政协协商的愿望,做到与党政决策同频共振。二是坚持履职为民,12项议题中有7项议题涉及交通、生态、养老、托育、乡村振兴、应急管理等,直接关乎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特别是聚焦“老老人”“小小孩”和人口高质量发展安排了3项议题,都是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切的问题。三是坚持从小切口入手,以小见大,努力把议题议深议透,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围绕这些重点协商议题,我们已制定实施方案,相关专委会也将精心组织协商议政,努力做到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助推决策优化和决策实施,为推动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
魏小东表示,2024年,北京市政协将着力抓好协商议政、提案办理、民主监督等各项工作,为新征程上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北京篇章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