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程浏可
浦东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承担着为国家试制度、为改革探新路的光荣使命,当前,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正在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在引领区建设带动下,我们积极实施与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目标相匹配的社会事业发展战略,努力推动社会事业尤其是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浦东新区妇儿工委主任张娣芳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据张娣芳介绍,浦东新区始终聚焦政治引领,坚决把牢人口高质量发展方向。成功创建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强化生育政策实施情况评估和法治保障,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获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试点推进“浦东新区家庭教育基层实践点”建设,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创新实践。浦东新区聚焦规划引领,持续优化社会事业发展环境,打造儿童友好先行实践区,发布国内首个儿童友好城区规划导则,推动落实十大行动、30项重点任务、110条具体举措。浦东新区聚焦发展引领,不断提升社会事业民生福祉,围绕家庭发展建设,首创家庭社工服务,探索家政进社区,助力妇女儿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张娣芳围绕妇女儿童工作作了相关发言,提交了相关提案。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优化生育假期制度,完善经营主体用工成本合理共担机制,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对此,张娣芳表示要进一步做好调研推动工作,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多措并举以人口高质量引领发展。
张娣芳表示,要规划为先,将儿童友好城区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构建形成浦东儿童友好城区建设“1+N”政策体系,打造有温度、有显示度、有感受度的高品质儿童友好城区;深入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试点工作,统筹整合各类资源,让“城区更友好、青年更有为”。民生为本,坚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制订促进和加强浦东新区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工作实施意见、托育服务三年行动计划等,同时推动医养融合,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平台,为居家、社区、机构等多种养老模式提供多样化、有针对性的医养结合适宜服务,提升“一老一幼”健康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