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阳 金胜男
响应第六十八届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审议的优先主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日前在中华女子学院举办以“三八节·妇女制作新闻”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中华女子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主持人刘利群出席系列活动。活动特邀中国妇女报社编委、理论部主任蔡双喜作主题演讲。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琴担任主持人。中国传媒大学、中华女子学院的师生代表以及来自尼日利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八个发展中国家的多位国际女官员硕士留学生共同研讨。
刘利群强调,此次活动深入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的精神,践行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传播与知识分享的理念和教席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使命。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女性汇聚于此,探讨女性制作新闻这一重大命题,在这个特殊时间节点具有特殊意义与价值。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女性借助媒介赋能,投资妇女,加速进步,为妇女权益保护和自身成长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
蔡双喜发表了“媒体如何引导新时代中国女性参与科技强国建设”的主题演讲。她认为,世界需要科技,中国需要科技;而科技依赖人才,科技需要女性。媒体不仅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更是塑造社会观念、引导公众行为的关键力量,在鼓励新时代女性参与科技强国建设方面,作用不容忽视。媒体应加大议题设置力度、加速创新报道形式,进一步宣传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强国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活动,尤其要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着重打破性别刻板印象,促进更多人关注女科学家群体,激励更多女性投身科技创新领域,释放科技创新活力,贡献磅礴巾帼力量。
参与活动的学生就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来自尼日利亚的留学生Ngohide Gbayange认为,在新闻制作领域,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发声机会。通过社交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女性可以更加便捷地传递自己的观点和声音。广大女性要善于利用这些技术工具,积极传播女性的声音和观点,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参与活动的同学们认识到,通过妇女制作新闻,可以更好地呈现性别、地域等方面的多元化视角,避免信息的单一化和片面性;促进报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确保各种声音都能被听到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反映社会的真实情况;有助于唤起公众对于性别平等的关注,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
“三八节·妇女制作新闻”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0年发起的一项全球行动,旨在积极促进传媒中的性别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