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栏目:新闻壹段评

版面: 视点评论

新闻壹段评


    朋友圈不是售假者的“法外之地”

    相比于其他电商平台,微信因其方便、私密性强、信任度高等特点,成为卖家主要销售渠道之一,但也因此给监管部门提出了新课题。此次判决警醒一些不法商家,即使在“私域”进行经营宣传、发生交易行为时,也跟“公域”一样,受到相关法律的制约与保护,一旦违反,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微信朋友圈卖东西、微信点赞抵折扣等,已成为不少商家的销售方式和促销方法。但朋友圈里制假售假、虚假宣传的情况也并不少见。朋友圈里的卖家算不算“经营者”?买到假货能否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要求“退一赔三”?近期,江苏省南京市鼓楼法院审理了一起微信朋友圈售卖假货案,判决销售假包的卖家方某,“退一赔三”赔偿买家损失。

    “助餐骑手”体现老年友好

    关爱老年人事不在大小,关键在于体贴周到,不仅包含物质层面的经济资助、生活层面的日常照料,更包含精神慰藉与情感支持。“助餐骑手”不仅切实裨益了乡村老人,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有价值的,这也是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的题中之义。

    每当临近午饭时间,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澥浦镇的一些村子里,总能遇见身穿红马甲的骑手。他们穿梭在小弄堂里,给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送去可口的饭菜。但他们并不是外卖骑手,而是由银辉志愿者自发组成的“助餐骑手”,守护老年人的美好“食”光,让老年人吃出“幸福滋味”。

    “先诊疗后付费”彰显服务宗旨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介绍,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持续推进“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6个方面共20条具体举措。其中包括:从患者视角出发,围绕诊前、诊中、诊后群众需求,推行住院前预服务方式、“先诊疗后付费”、“一次就诊付费一次”等新就诊和付费结算模式。

    推行“先诊疗后付费”制度,既简化了就医手续,又缓解了患者的经济压力,真正体现了“患者利益至上”的服务宗旨,让患者在医院享受到了制度关怀和服务温情。可以预料,这一医疗新政的顺利实施,不仅可以拉近医患距离,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同时也能推动医疗服务机制的进一步创新和优化。

    刘世康 整理点评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