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心语
“双碳”目标下,大力发展光伏发电技术已成为我国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必要举措,时不我待。——王环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茹希佳
在张家口黄帝城示范现场进行调试,为绿色冬奥提供绿色电力;在零下二十七摄氏度的野外连续多天调试、测试,完成可离网风电机组的投运;在江苏射阳一线进行测试,1天野外工作10小时以上……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引进团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环的工作日常。“‘双碳’目标下,大力发展光伏发电技术已成为我国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必要举措,时不我待。”王环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说。
为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开辟新途径
我国光伏产品产量和光伏装机规模全球最大,但是光伏行业长期缺少原创性的基础核心技术,这也成为制约我国光伏产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技术瓶颈。“我们团队精心研究,提出了大型光伏电站直流升压技术,这也是我国所掌握的少数原创性光伏发电技术,为我国光伏发电提供了新思路。”王环自信地说。
21世纪以来,以中国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快速发展,孕育出替代传统能源的良好趋势,形成了得以实现生产力跃迁的新质生产力基础。
正因如此,2012年,王环参加工作后就开始承担起可再生能源直流升压技术攻关任务。
在光伏发电行业深耕多年后,她深感光伏发电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无奈,“我和团队毅然投身光伏发电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STS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的支持下,我们团队在国内率先突破了光伏直流升压变换器等关键技术。”
在王环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迎来一个个高光时刻:2019年,团队成功研制出适用世界首台±30kV/1MW集中型直流变换器,成为目前电压等级最高的实现长期运行的光伏直流变换器;2020年,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20kV/500kW串联型光伏中压直流变换器;同年,建立了±30kV/5MW大型光伏直流升压并网技术示范系统,成为国际上首次应用中压直流实现可再生能源高效汇集,为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精益求精 执着追求技术创新
工作之余,王环致力于为中国光伏产业当下的突围培养发掘未来的生力军,“我们全组人的科研能力都非常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技术专长,团队高效协作,科研成果丰硕。”
通过十几年的持续科研攻关,王环带领团队实现了大功率光伏直流升压汇集技术从“原理样机”到“示范工程”的跨越,在直流变换器方面申请发明专利40项,已授权发明专利21项。2022年科技成果“大型光伏电站直流升压汇集接入关键技术及装备”通过可再生能源学会成果鉴定,鉴定结果为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作为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引进的先进团队负责人,王环一直践行着科研人员对技术、对产品精益求精的坚持,追求产品的可靠,执着于技术的创新。2023年6月,王环带领团队在盐城大功率电力电子实验室开展大功率中压直流变换器实验研究工作。团队目前已在盐城搭建了大功率中压直流测试平台,研制完成了大功率高效率直流变换模块。
2023年,王环团队再次研制出±10kV/500kW碳化硅型光伏直流变换器,成为目前报告同类设备最高效率,“下一步,我们将完成大功率直流变换器,助力海上风电、光伏大基地建设,为我国光伏发电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王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