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版面: 视点评论

让特殊跑友奔向另一种人生的“光明”

重马跑者冲过终点 公益之路未有穷期


    □ 新华社记者 谷训

    公益事业的“马拉松”有起点,没有终点。

    24日,2024重庆马拉松赛鸣枪开跑,齐聚山城的3万名跑友中,有一群以马拉松为载体,通过公益事业为“健康中国”写下生动注脚的跑者。

    一根陪跑绳牵引跑向“光明”

    在2024重马赛场上,身穿橙色战衣,通过一根陪跑绳与陪跑志愿者“手牵手”的盲人跑团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重马赛场上首支由视障人士组成的战队,9人参加全程马拉松、17人参加5公里的迷你马拉松,他们中很多都是首次跑马,全部顺利完赛。

    作为全国性公益跑团组织“黑暗跑团”的一名志愿者,“黑暗跑团”重庆站负责人卢为从8年前就开始在全国各地的马拉松赛场上引导和陪伴视障者奔跑,而本届重马的意义格外不同——这是卢为第一次带领自己训练出来的视障跑友跑上赛道。

    “最初他们连小跑几步都感到害怕。”卢为说,志愿者们就握着他们的关节一点点纠正动作,视障跑友们也十分刻苦,在没有志愿者陪练的时候也坚持进行原地负重跑和开合跳、平板支撑等核心训练。仅仅训练了一年多,他们就成功挑战了本届重马。

    49岁的视障跑者罗兵用很浪漫的语言说出了他跑马的感受——闻到了花香,听到了呐喊,热血沸腾起来。他们看不见跑道,却依旧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卢为希望“马拉松+公益”的事业能够做大做好,让在黑暗中奔跑的视障者奔向另一种人生的“光明”。

    大手拉小手冲破障碍

    在本届重马顺利完赛后,63岁的徐守国带着他的大满贯奖牌与熟悉的跑友们热情合影,他是中国马拉松大满贯辽宁公益跑团的团长。2020年12月,徐守国在大连发起陪伴孤独症孩子跑步的公益活动。

    “刚开始带他们跑步时,去牵他们的手他们都不让碰。四年之后,孩子们看到我们都是主动拥抱、打招呼。”这样的转变是徐守国和公益跑团的成员们用长期持续的深度陪伴换来的。

    “我们最初的想法只是为了孩子们强身健体,没想到他们心智提升方面的收获也很大。”徐守国说,孩子们通过跑步,尝试打开封锁的心门,走进真实的世界。如今,跑团里的孩子们有七八个走上了工作岗位。

    从最初的3个孩子,到如今的86个孩子,徐守国感到责任和动力,他说:“爱心陪跑和跑马拉松不一样,爱心陪跑是‘有起点,没有终点’,我最大的期待就是把这件事情一直做下去。”

    健康公益“最后一公里”

    中国马拉松大满贯广西公益跑团团长王世恩跑完重马,就马不停蹄地坐高铁赶回了柳州,身为初中数学老师的他星期一还要按时站上讲台。

    王世恩带领的公益跑团一直致力于“马拉松进社区”,但总是心系学生的他还想把公益之路走得更远。王世恩曾在靖西市一所初中支教,学校离中越边境只有一公里。“边陲的孩子更加需要关注,我想将马拉松运动和马拉松精神带给这些孩子们。”

    本次重马赛后,王世恩把这一想法与中国马拉松大满贯组委会执行主席金飞鸿进行了交流。金飞鸿和他约定:“你们负责着手规划,我们一定大力支持。”

    金飞鸿表示,健康是最大的公益,中国马拉松大满贯赛事的宗旨是“竞技引领,公益为魂”,旗下的公益跑团已覆盖全国除台湾、西藏和宁夏以外的省区市,呈现多层级组织架构,使健康公益活动能够顺利走通“最后一公里”,抵达需要帮助的人群。

    (参与采写:杨芊叶)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