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吃下,来自原野的碧绿和清香瞬间醉了我的齿颊,清爽而不单调,鲜美而不油腻,竟愈发令人动心了。
三月的青,不只在舌尖上,更在舌尖之外,成就了江南的底色,抒写着春天的意象。
■ 张元 文/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美食。有美食的地方,就有思念。人都说,江南是温软之乡,烟雨迷离、小桥流水、桃红梨白、吴侬软语……可江南的美食江湖,却同样是风起云涌,千姿百态。你看,那江南糕团家族,仗着糕多团众,各显神通,争奇斗艳。
定胜糕、状元糕、撑腰糕……光听名称,就是一统江湖。海棠糕、梅花糕、桂花糕……姹紫嫣红,花开满园。方糕、茯苓糕、双酿团、灰汁团……不动声色,是低调中的奢华。
春分时节,糕团家族中节气文化派的选手,从青山绿水、山野林间款款而来。她们的名字就叫“青”。“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里的“艾”就是艾蒿青,古老的植物不会老去,古老的相思更不会。
青,一出场就以古典的气质、深厚的文化底蕴惊艳了江湖。“捣青草为汁,和粉做团,色如碧玉。”江南湿润的空气里,处处清香浮动,满城尽是碧玉色。
刚出锅的青团神采奕奕,翠绿清秀,绿得让人一见钟情,一往情深,咬一口,就是春天的味道。有人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青姑娘听了,侧着头微微一笑:“好看的皮囊,才不是千篇一律呢。”
她们有圆圆的青团,扁扁的青馃子,长长的青麻糍,还有月牙形的青饺。至于灵魂,那更是个个万里挑一。喜欢甜的,那就放入豆沙、枣泥、芝麻糖、黄豆粉……油润的内馅缓缓流动,才吃上一小口,就已经甜到了心坎儿里。
喜欢咸的,可以有笋丁、猪肉丁、豆腐干丁、茭白丁、芥菜、虾皮、小葱、雪菜、白萝卜丝……各种时令菜肴炒得香喷喷的,总有一款打动你。
有些青团的灵魂,更是超出了“有趣”的层次,直接演化成了魔幻。比如,去年的网红青团有:冰皮蛋糕青团、蛋黄肉松青团、麻辣火锅青团、榴莲青团、芒果青团,还有独具江南风味的腌笃鲜青团。这世上根本没有什么馅儿能难倒青团,只要你能想得到。
在我的心目中,青团就是甜甜的细沙味的,趁热咬一口,满嘴都是艾草清香,混着豆沙的甜香,在舌头上一滑而下。细腻的甜与清苦的香,互相融合,互相成全,这是最有趣的灵魂伴侣。
如果是咸馅儿的青团,那就选笋丁、香菇丁、豆干丁与咸菜炒制而成的。大火热油,鲜笋下锅、入盐,炒至笋香味四溢,入香菇,茶干(豆腐干)等,再包入皮中,上锅蒸熟。
一口吃下,来自原野的碧绿和清香瞬间醉了我的齿颊,清爽而不单调,鲜美而不油腻,竟愈发令人动心了。
三月的青,不只在舌尖上,更在舌尖之外,成就了江南的底色,抒写着春天的意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青,不仅仅是春天美食的灵魂,也不仅仅是美食江湖的传奇,更是一缕游子心头的乡愁——每逢佳节倍思“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