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妇女工作 PDF版下载

版面: 妇女工作

安徽绩溪打造“徽娘”促和谐工作室

徽州“和文化”里的基层治理女性智慧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蓓

    穿着大红衣服、带着大红锦旗来到安徽省绩溪县“徽娘”促和谐工作室那天,被女儿、女婿的纠纷折磨了几年的章老太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看到章老太,工作室调解员张海燕也有些意外——章老太领到了司法救助金,已经可以解决孙女上学和女儿治疗费用,可以说是案结事了了。这是又遇到什么难事了?

    迎面而来的是章老太逐渐展开的锦旗以及连声感谢。阳光下,锦旗上“为民解忧暖人心,至真至诚显真情”14个大字闪耀着明晃晃的光。

    随着相机的“咔嚓”声,手持锦旗的张海燕与章老太并肩而立,一张洋溢着喜悦的照片定格在工作室的“爱心墙”上。

    除了这张,“爱心墙”上“记录”的调解现场的“画面”还有不少。

    “这个是一位80多岁的退休老教师反映儿子、儿媳妇不孝,不来看望,要求我们去规劝。我们了解到儿子、儿媳妇也有孙子需要照料、实在是分身乏术,数次上门调解,两头规劝,最终才达成调解。”

    “这个是东山社区一位妇女,因为丈夫常年在外务工缺乏沟通,又因为家庭琐事产生诸多矛盾提出离婚。我们联合社区妇联,趁着她的丈夫春节在家,上门调解。对女方说家庭和睦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对男方讲夫妻关系经营之道,稳固的后方是他在外拼搏的基础。”

    一张张照片,背后是一个个“徽娘”调解员运用徽州女性智慧,让家庭成员或握手言和,或重归于好,或事心双解的矛盾调解故事。

    有着“和谐文化之源”之称的安徽绩溪县,是徽文化的发源地。据介绍,借鉴“枫桥经验”,2020年10月,绩溪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完成,增设了两个特色调解室,“徽娘”促和谐工作室(婚调室)就是其中之一。县妇联选派权益部工作人员、调解能手张海燕常驻工作室,并增配了心理辅导师、公益律师等巾帼志愿者。

    3月24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在县妇联设在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的“徽娘”促和谐工作室看到,该工作室以柔和的粉色为主色调,一张圆桌、几把明黄色的椅子,还有绿植点缀、“心”形照片墙。“当事双方一进来,就能缓解剑拔弩张的氛围。”县妇联主席程瑛说。

    同时,县妇联整合资源,创新打造“1+3+11+N”妇女儿童维护组织体系,即1个县级“徽娘”工作室,3个示范型维权工作站,11个乡镇妇儿维权服务站和N个村(社区)妇儿维权岗。涉及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时,她们从夫妻和美、家庭和睦、子女和顺三“和”着手,通过情绪疏导、家训教导、维权引导,实现为妇女家庭释压疏导、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传承古徽州优秀家风家训文化的目的。

    位于家朋乡尚村的“幽篁里”徽娘工作站,是辐射岭南(绩溪以徽岭为界,分岭南、岭中、岭北三部分)的示范型工作站,开放式的调解场所是这里的一大特色。

    “坐在这里,眼前开阔的田地里四季有花、溪水潺潺,远望有青山如黛。村民遇到矛盾纠纷,调解员把他们请来,泡杯茶,说说事评评理,和和气气就能把矛盾解决了。”30多岁的尚村“徽娘”调解员胡丹也是村妇联主席,有着丰富的调解经验。

    得益于深厚的孝顺、谦和、诚信文化,尽管绩溪县地处偏远,尚村矛盾纠纷也不频繁。“找到矛盾纠纷的关键点,用地方文化引导、疏导,矛盾问题不出组、不出村就能解决,有效助力了基层社会治理。”胡丹说。

    胡丹之所以成为调解能手,不只因为徽州女性的智慧,也与县里的矛调培训班和县妇联每年举办的婚姻家庭矛盾调解现场观摩会、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有关。

    就在不久前“三八”维权月,县妇联刚举办了一场培训会,“既有安徽大学法学专家的法律解读,又有调解能手的案例讲解、实操演练,指导性强,听着过瘾,听了‘解渴’。”胡丹笑着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