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周化文 PDF版下载

栏目:资讯

版面: 周化文

北京人艺版话剧《晚安,妈妈》即将上演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熊维西

    一间客厅,一对母女,在近两个小时的倾诉与倾听中,是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的内心世界。3月29日起,备受期待的经典话剧作品《晚安,妈妈》将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重新上演。该剧最初由美国著名剧作家玛莎·诺曼创作,并于1979年在百老汇首演,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百老汇经典的保留剧目。时光穿过近40年,《晚安,妈妈》中关于生命、亲情和沟通的命题仍被广泛关注和讨论。

    本次北京人艺版《晚安,妈妈》由唐烨和龚丽君共同担任导演,张培和孙翌琳出演主要角色,将焦点放在母女之间最难以调和的矛盾上,以丰富的日常生活和对话贯穿整个剧作,创造了舞台上下同一时空的感觉,强调了戏剧的思想性和质感。这种“生活化”的表演方式让观众得以更直接地感知两位女性角色的矛盾与选择,从而审视和反观自己的生活与内心。该剧导演唐烨表示:“这部作品探讨的不光是同一个屋檐下,貌似在一起生活的亲人们心灵的疏离感,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对生命的意义的探讨,生命应该是有价值、有质量的——我们既要活着,又要有尊严地活着。”母女间的爱是这部话剧的核心主题。剧中,尽管妈妈对女儿的爱是无私的,但女儿却感受到了这份爱所带来的束缚和困扰。这种困扰无关对错,而是缺乏理解所致。剧中的角色在面对来自生活的压力,也探寻着生命的意义和爱的价值。

    业界人士认为该剧成功地运用了生活化的表现方式和丰富的人物关系,以符合当代观众审美需求的方式,细腻描绘了母女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引发了观众对生活和爱的深入思考。同时,《晚安,妈妈》也提供了一个现代导演与经典作品对话的成功范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评论家邹红表示:“剧作家玛莎·诺曼将生活情境真实地反映到了剧本之中,让这个戏既是心理戏,又是哲理戏,而此次重新排演中,唐烨、龚丽君两位女导演把握得很好,演员的行动很清晰,对手戏中看得出明显的层次,观众也因此发现了母女对‘爱’的理解的不同。”

    北京人艺的再度排演不仅是对经典作品的致敬,也是在小剧场剧目方面拓展的一次尝试。未来,通过高质量的艺术表演和深刻的思辨精神,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将探索呈现更多优质小剧场剧目。

    据悉,《晚安,妈妈》演出将从3月29日持续至4月15日。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