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薪制”不能成“同工不同酬”的遮羞布
有媒体报道,近日,在上海市一家互联网公司任职的李晨(化名)和公司领导确定换部门时,为了让转岗谈判达到预期,想要提前了解同行业或同职级同事的工资水平。然而,受制于公司“禁止职工交流个人薪资信息”等密薪制规定,他的准备工作只能“偷偷进行”。
一些企业为了管理便利,实行“密薪制”,用以减轻因攀比工资造成的人员不稳定。但是,部分企业滥用薪酬保密制度,对劳动者进行不合理控制,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同工同酬原则相冲突,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密薪制”不能成企业“同工不同酬”的遮羞布,企业在方便管理的同时,也要兼顾劳动者的隐私权和知情权,并探索更公开合理的薪资披露体系,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
App岂能用“免费试用”套路消费者
当下,“7天免费试用”“1元享7天”等已经成为很多App软件招揽用户的重要手段。然而有记者调查发现,掉进App“免费试用”“低价享用”陷阱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有的点击免费试用后即默认包月包年套餐;有的低价试用并宣称低价续费,结果续的是高价套餐;有的免费试用期界定模糊不清,隔段时间第二次点击即默认支付一年会员费。
一些App用免费试用和低价享用的营销策略,套路消费者进行付费,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给消费者造成财产损失,还涉嫌虚假宣传、诱导消费和商业欺诈。要规制免费试用和低价享用这一乱象,应在规范、监管和引导等多角度共同发力。相关部门应针对免费试用和低价享用服务制定较为可行的实施细则,并加强对App支付环节的日常监管。此外,还需继续完善企业自律与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自动续费的透明度原则和规范体系,引导企业主动公开和透明披露试用条款,严禁误导消费者。
让不安全的“儿童安全坐垫”无处遁形
儿童安全座椅,是目前公认的儿童乘车时最有效的保护方式。但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家长在车内为孩子安装的是一种占用车内空间小、价格也便宜得多的儿童安全坐垫,两者在保障儿童乘车安全上有着很大差别。更加严重的问题在于,这些儿童安全坐垫产品,要么没有任何标识,要么是“三无产品”,对孩子们的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儿童安全座椅作为发生交通事故时保护儿童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但不法厂商却从中窥探到“发财良机”,以所谓的儿童安全坐垫“冒名顶替”,完全无视儿童的生命安全,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安全问题无小事,对此,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督促电商平台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下架处理,并加大惩罚力度,让那些不安全的“儿童安全坐垫”无处遁形。
黄婷 整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