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栏目:天天观点

版面: 视点评论

让生命教育成为学生人生“必修课”


    □ 王恒

    近日,网传有虐猫行为、被南京大学考研复试刷掉的徐某某,进入兰州大学研究生录取调剂名单一事引发关注。4月8日晚,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官网正式公布了202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拟录取名单,徐某某复试面试不合格,未进入思政考核。

    曾有过虐猫行为的徐某某一进入兰州大学研究生录取名单,就在网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针对其过往“德行”要求兰州大学拒录,呼声强烈。此前,南京大学初复试成绩第一的徐某某,因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而未被录取。如今,事情尘埃落定,徐某某被兰州大学再次“刷掉”,可以说,这样的结果既符合广大网友的期待,也是徐某某在为自己曾经的错误买单。

    一名考研学生的录取调剂复试何以能在网上引发如此大的声响,核心原因是今年2月25日,该名考生被举报曾在学校宿舍录视频虐猫。其以虐杀弱小生命取乐的残忍行为成为该名考生摆脱不掉的“黑历史”,更激起了众多网友共同的愤怒。正如网友所说,“德智体,德在第一”,因此,在兰大研究生录取阶段,徐某某遭到网友强烈抵制。在某种意义上讲,徐某某一个多月前射出的“子弹”,在4月8日这一天将其考研梦击得粉碎。而徐某某不修德行、不敬畏生命的行为让其付出的代价,很可能远不止研究生录取被拒这么简单。

    近年来,大学生虐杀猫狗等小动物的事件时有发生,涉事学生虽然受到了相应的处理,但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一名有自主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对弱小的生命下狠手,难以想象这样缺乏同理心、漠视生命的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由虐猫行为引发的考研录取事件,热度终将过去,但其给我们带来的警示意义不容忽视。如何让学生在成长中崇德向善、敬畏生命,生命教育当是解好尊重生命这道题的关键。

    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通过施虐取乐所造成的恶果不仅会让自身心理更加扭曲,产生对人对事物的认知偏差,更会危害他人及社会。因此,学校应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让其成为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常态课”“必修课”,这样才能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如何尊重和敬畏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认识中读懂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健康的生命观。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