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玉庆 孙永库
“风这么大,都以为嫂子不能来了呢!”
“战士们都盼着呢,我咋能不来。”
4月4日,清明节小长假第一天,在中哈边境的库则温某边防分队,二班班长夷朝春和他叫“嫂子”的人话音还没落地,七八个战士便蜂拥而至,兴高采烈地从电动三轮车上取走报刊和家里寄来的快递……
眼前的这位“嫂子”,个头不到1.5米,体重不足百斤,她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一六五团五连普通居民刘雪梅,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却坚持为哨所送了18年包裹。
2006年,连队退休老职工陈友亮病故,之前,他一直挑着扁担为哨所官兵送邮政包裹等物资。陈友亮去世后,这条拥军路暂时没了人走。
父母都是兵团一代老军垦的刘雪梅了解情况后,没有丝毫犹豫:“陈叔叔生前踩出来的这条拥军路不能断!我现在开着小杂货店,一天事也不多,再说我家离哨所才4.6公里,包裹寄到邮局后,我就上山给哨所送去。”她没想到,这一送,就是18年风雨无阻,留下一串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
2011年的一天,刘雪梅因心衰,被从九师医院紧急转送乌鲁木齐抢救,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准备第二天为她实施开胸手术。刘雪梅拉着六神无主的姐姐的手交代:“姐,明天是端午节,每年这时候,我都会去哨所给战士包粽子吃,你赶紧给姐夫打电话,让他买300个粽子,给哨所送去。”
“你现在是保自己命要紧,还管这么多干啥?”姐姐一听就哭了,但她知道妹妹的脾气,只好照办。知道真相的战士给刘雪梅打来电话:“嫂子,你都这样了还惦记我们……”电话两头的人都哭了。
有一年,刘雪梅因病被送到塔城市额敏县的九师医院。哨所的战士打来电话:“嫂子,你在山下帮我买个蛋糕行吗?我今天过生日……”听着电话,刘雪梅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娃娃如果在家,妈妈一定会买个大大的蛋糕庆贺,我也是孩子的母亲,我不能让娃娃失望啊。
医院离一六五团将近百公里,刘雪梅开始想办法为战士买蛋糕。分队位置偏僻,她想加点钱让蛋糕店老板帮忙送去,但一连找了三家蛋糕店都被推辞。最后,她联系上一家饭店的老板,以买饭店几个炒菜的形式,再加上车辆来回跑的油钱,终于在晚饭前给战士送去了生日蛋糕。第二天,这个战士才得知刘雪梅住院的事情,含泪打来电话:“嫂子,这个蛋糕太沉重了,我一辈子忘不了您……”
每年,一到战士走与留的时候,分队干部都让刘雪梅上山,做战士的思想工作。有的娃娃不想在哨所干,嫌偏远、怕艰苦,有的担心回家工作不好找,有的是妻子或对象不想长期‘只听其声,不见其人’,刘雪梅根据他们每个人的不同情况,站在家长或家人的角度,帮他们分析利害得失。后来,许多转了军士的战士跟刘雪梅说:“嫂子,还是你有远见,如果当初不是你劝我留下来,我差点走错了人生的一步棋。”
刘雪梅的女儿刘雅琦是陕西艺术学院的大三学生,有件事令她至今难忘:“我10岁时,有一天生病到医院打吊瓶,妈妈因答应了给哨所官兵送药没能陪我,我当时真的很生气。”
等到刘雪梅晚上回来,刘雅琦赌气地说:“我看你对官兵比对我还好,我怀疑你不是我亲妈。”刘雪梅哽咽了:“哪个当妈的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但你的那些兵哥哥,比你也大不了多少,他们的妈妈把他们送到边关保卫祖国,我替他们的妈妈出一点力,不是应该的嘛!”随着年龄增长,刘雅琦逐渐理解了刘雪梅对官兵们的大爱。
聊起刘雪梅拥军的话题,九师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李国庆、分队领导熊振翔不约而同地回答:“她拥军的故事,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你身体不好,想没想过把拥军这件事交给别人?”被问到这个问题,刘雪梅朴实地回答:“我拥军是代表老百姓的,我为兵好,兵就为国好。我是这么认为的,也会一直把拥军之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