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综合 PDF版下载

版面: 要闻综合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

——专家学者共话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景韵润

    在第9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4月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主办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专家学者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国内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回顾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在过去十年的理论进展与实践成效,展望了总体国家安全观面向未来十年的演进方向,共同为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加强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培养国家安全各层级专门人才贡献真知灼见。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十年创新发展历程

    2014年4月,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此后10年,总体国家安全观经历了几个重要节点: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开启了新时代国家安全法治建设;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把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2018年4月,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就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了“五个坚持”;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2020年12月,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对总体国家安全观作出全面、系统、完整的论述,提出“十个坚持”的工作要求;2021年11月,《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年)》审议通过,会上提出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就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行专章部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总体国家安全观。

    “10年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不断创新,机制不断完善,实践不断探索和突破。”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孟祥青表示,总体国家安全观既是对中国历代兴衰成败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世界大国兴衰成败的深刻总结,思想深邃、逻辑严密、体系完备、要素齐全,经过不断丰富发展完善,适应我们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需要,并将在未来不断地深入发展。

    吉林大学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院长肖晞认为,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世界意义和全球品格,在沿袭的过程当中应该有非常好的标志性概念、理论体系和解释逻辑,要进一步增强传播话语的吸引力和科学性。“在国际传播方面,要中西融通,用一种开放的意识来传达我们的话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加我们的科学性、引导力和穿透力。”

    落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任务

    过去的10年,我国经济不断增长,全球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国际形势,特别是安全形势风云变幻,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指引下,我国仍然取得了傲人的发展成绩。

    “在10周年之际,我们一起回顾过去走过的路,同时也能为未来发展提供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国家全球战略智库专家张宇燕说。

    中国社科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冯维江认为,新时代国家安全具有状态持续性、目标相对性、实感一致性、动态平衡性、利益二元性、领域的多维性、威胁的双重性、群体关联性等八项属性。

    “未来10年,要落实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任务,就要构建两个格局——构建新安全格局,再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这既是贯彻统筹发展和安全重大原则的迫切需要,也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的最新发展。”孟祥青表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就需要在构建新安全格局时更加重视‘双治理’,也就是国内安全治理和国际安全治理的内外兼修,形成良性互动。”

    孟祥青还表示,在构建新安全治理格局时,既要注重发展和安全的有效统筹,还要注重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和各领域安全的有序兼顾。

    加强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培养各层级专门人才

    为支撑服务总体国家安全观,多学科交叉的“国家安全学”应运而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黄大慧表示,进入发展和安全并重的时代后,学科结构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国家安全学学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据了解,西南政法大学的海外利益安全本科专业将于今年9月开始招生,对于学生培养,西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院长马方说:“我们要和其他学科进行区分,培养具备国家安全战略规划、海外利益安全风险评估与治理、海外项目安防与安全事件处置能力和法律思维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

    “国家安全人才队伍需要具备宏观全球战略思维和观大势、察风险、谋远略、控全局能力,所以需要遵循交叉学科特征,构建完善的国家安全学学科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同样表示。

    “当前形势下,国家安全人才支撑空前重要。”范维澄表示,希望有关部门在推动国家安全学新的学科点评审当中,能够允许有比较多的符合条件的院校进入硕士点和博士点,搭建起学位点与实务部门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实践,进一步通畅入学和就业渠道,吸收优秀青年学子进入国家安全学学科领域,“同时,也希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对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给予一定支持。”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