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文科不太感兴趣,所以高一时很多文科作业都直接扔给AI了。”在广东省揭阳市读高二的黄毅,向记者分享了使用人工智能(AIGC)帮助自己写作业的经历。近年来,随着ChatGPT等模型的快速迭代,AIGC逐渐成为大众广泛关注的焦点。当人们的关注焦点还停留在大学生用AI写论文的利与弊时,“AI+作业”却提前一步进入了中学课堂,一些在“互联网+”时代出生的中学生已经无缝链接到了“AI+”。
应该看到,AI技术本身并没有原罪,关键在如何正确使用,趋利避害。AI的优势,一来是依托强大的数据库,可以提供基础性素材,二来是通过人机互动,对结果进行修正完善。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对“AI+作业”围追堵截显然是不现实的,科学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和使用AI技术。一方面,可以利用AI搜集素材,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把AI看作一位实时在线的“老师”,通过互动为自己解疑释惑,启迪思维。当然,最关键的是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而非一味复制,照搬照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