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创业就业力量的崛起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在创业和就业的过程中,女性仍面临问题和挑战,需要得到更好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倡导。本文作者基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体系,通过实践案例展示了女性友好营商环境建设的积极成果,并结合评估指标,提出了树立分性别统计意识、培育女性创办企业、提升女性领导力和竞争力、鼓励建设女性友好企业以及构建女性创业者信用评估体系等优化建议。
■ 忻敏洁 杨震 高秀娟
2023年5月,世界银行发布了新营商环境评估(Business Ready,简称B-Ready)的目标和指标设计,并将展开新一轮评估,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2020年,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我国排在第31位。女性创业就业力量的崛起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世界银行B-Ready评估体系构建了庞大的多维度、多层次指标体系。值得注意的是,新发布的营商环境(Business Enabling Environment,简称BEE)概念书新增了商业环境的性别层面的跨专题评估要求,探讨在每个BEE主题中是否存在性别问题的覆盖空白。经统计,B-Ready评估体系中共包括10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82个三级指标、245个四级指标和798个测评点。其中,9个一级指标(占比90%)、15个二级指标(占比50%)强调了性别参与,涉及性别数据统计、支持女性创业、促进女性职业参与度的激励措施、消除工作中的歧视与偏见和不平等的政策以及促进女性获取融资等方面内容。
优化营商环境的战略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强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提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需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妇女的作用不可替代。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壮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优化营商环境可以为企业投资兴业提供有利条件,降低制度交易成本,促进企业成长壮大,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收入增加、财富创造和经济增长。同时,良好的营商环境也是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女性友好营商环境的构建是牢牢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使命任务的重要实践。而在创业和就业的过程中,女性仍面临问题和挑战,需要得到更好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倡导。
女性友好营商环境优化建议
上海海蕴女性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自2016年成立以来,累积实施了数十个女性发展相关项目,在多年实践中总结提炼出“女性创业五步法”,为数千个女性创业项目提供服务,累积服务超5万人次。继2022年向上海市妇联提交的“关于推动女性友好营商环境建设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荣获十佳“好建言”后,在上海市妇联指导下,在浦东新区、普陀、黄浦、青浦等各区妇联支持下,联合政府职能部门、创业园区、企业以及投融资机构等多元力量推动构建女性友好营商环境,制定《女性友好创业园区建设指南》,开展了女性友好培训师培训、女性友好空间、园区建设、女性创新创业生态发展研讨会等积极实践。并提供了近年来的女性发展项目服务数据、成果成效等内容,以此配合世界银行对上海评估的数据收集工作。
基于多年服务女性发展的经验以及女性友好营商环境实践,同时结合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评估指标,我们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一是树立分性别统计意识,做好性别统计工作。世界银行B-Ready评估体系中,多个指标涉及性别数据统计。如按性别分类统计企业数据,有助于提供有关创新、竞争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的信息,并为经济规划和商业政策提供依据;如按性别分列的税收数据对政策分析和制定很重要,而对税务管理人员的性别构成统计,也与促进男女平等的政策实施正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提到“国家建立健全妇女发展状况统计调查制度,完善性别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定期开展妇女发展状况和权益保障统计调查和分析,发布有关信息。”综上,应加强和完善与女性经济参与程度相关的统计,定期收集、分析和发布相关信息,准确把握女性发展状况,发现男女存在的差距,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多举措培育女性创办企业,缩小两性差距。通过政府、社会组织、金融投资机构、学术机构和孵化基地的联合,为女性创业者建立资源链接平台和生态系统。通过创业大赛,为女性提供展示和被认可的机会,并通过导师指导、办公场地、创业补贴等支持减轻创业女性的压力。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女性创业专项基金,缓解女性创业者的资金困境。树立女性创业典型,激发更多女性的创业热情,推动营造尊重和支持女性创业的社会环境,让女性在商业领域获得更高层次的关注和重视。鼓励女性企业家突破限制,主动链接资源,实现需求与资源的精准匹配,促进高质量发展。
三是提升女性领导力和竞争力,切实提高女性参与决策和管理水平。世界银行B-Ready评估体系提出促进职业参与度的性别激励,号召企业提供一些激励措施,如培训指导、助学金或奖学金等,致力于促进就业方面的机会和待遇平等,缩小职业中的性别差距。应鼓励企业看见和挖掘女性力量,重视女性发展的需求,提高女性职业技能和资格。开发专为提高女性在职场中的领导力和管理技能而设计的培训和发展计划,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女性的领导力、竞争力。增加女性在管理岗位中的代表性,从而促进女性广泛参与企业决策与管理。建立女性导师和成功女性的网络,为女性提供指导和激励。
四是鼓励建设女性友好企业,促进女性灵活创业就业。世界银行B-Ready评估体系提到,解决工作中的歧视、偏见和不平等的政策和计划可以为个人、企业和整个社会带来积极的结果。政策应致力于促进就业和职业方面的机会和待遇平等,并消除性别歧视等。通过立法和行业标准,鼓励企业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地点安排,如居家办公、弹性工作时间,以及支持员工的家庭责任。建议推动女性友好企业认证机制:制定详细的女性友好企业认证标准,从硬件设施、工作环境、灵活工作安排、女性发展机会、女性权益保护和多元化供应链等方面。与相关社会组织合作,制定认证标准和流程;为实施女性友好政策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并通过选树和宣传女性友好企业的典型案例,发挥其示范作用。
五是构建女性创业者信用评估体系,提高女性获得金融服务的便利度。世界银行B-Ready评估体系中,明确提出促进女性获得融资:针对女性需求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已被证明可以有效解决基于性别的金融约束。在融资的同时提供非金融服务可以更有效地支持女性拥有的企业。针对银行员工的性别智能培训也已被证明可以有效应对借贷决策中的性别偏见。女性创业者是普惠金融的重要服务客群,建议将银行依托于可量化经济数据指标的信贷准入评估体系与女性综合创业力评估方法相结合,形成一套聚焦女性普惠金融事业的新的多元化评分指标体系——女性创业者(企业)信用评估体系,不仅包括其信用记录、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也将女性创业者的知识、能力、人品等指标维度构成的“创业力分”纳入体系,促成银行和女性创业者群体的双赢。同时,银行普惠金融服务可将女性创业赋能培训作为增值服务,提升女性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提升其企业经济效益和抵抗风险的能力,提升银行对女性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评估,从而辅助提升其获得普惠金融服务的评分,更有效地支持女性拥有的企业发展。
(忻敏洁和杨震单位为上海海蕴女性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高秀娟单位为中华女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