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文明创建 PDF版下载

栏目:文明实践录

版面: 文明创建

甘肃推进“甘肃好人”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建设

汇聚榜样合力 点亮文明之光


    ▲ 在张小燕“甘肃好人”工作室内,张小燕为民乐县六坝镇的留守儿童讲解绘本。

    ▲ “甘肃好人”苗星新(右二)向金昌市一中初二学生捐赠助听器,该生的爷爷领取捐赠。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 丁凯凤

    “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脸,听到孩子们跟我说的悄悄话、小秘密,我意识到,有些责任一旦扛起来就放不下了,因为我热爱这份工作,喜欢这种帮助别人、充实自己的感觉。”

    说这话的人叫张小燕,她是“甘肃好人”中的一员,也是数千名孩子口中的“张妈妈”。

    自2022年起,甘肃省文明办组织开展“甘肃好人”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项目建设,旨在为身边好人搭建实践平台,让“平民英雄”有用武之地,推动好人好事在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中持续发光发热。张小燕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就是全省100个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中的一个。

    凡人善举在陇原大地蔚然成风

    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甘肃好人”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在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观、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着力打通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张小燕是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未来星儿童关爱中心负责人。依托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张小燕积极探索实施“政府+公益社会组织+志愿者+爱心力量”的多元化儿童和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新模式,通过家长委托管理制,定期跟踪访问、帮扶,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成长等进行全方面的关护与管理。她和团队成员深入民乐县的每个行政村进行走访,先后为312名困境儿童建档,并通过成立爱心驿站,在乡镇打造服务站点,在困境儿童中开展包括物质帮助、赋能陪伴、兴趣特长培养、红色教育、阅读及心理辅导等各项工作。

    张小燕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成立以来,在相关部门及妇联组织的支持下,工作室联合多个部门和爱心企业、高校、爱心人士、公益组织等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联动的专业优势,开展农村困境、留守儿童关爱活动,“三留守人员”关爱行动,服务覆盖全县10个乡镇和10个社区的1~18周岁儿童、青少年及家庭,累计关爱儿童3000多名。

    “对于那些建档的困境儿童,我们的目标是把他们陪护到18岁,截至目前,这项工作一直在持续开展。”张小燕说。

    庆阳市人民医院的脱亚莉是“南丁格尔奖”获得者,脱亚莉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创建后,通过吸引医院不同科室和岗位的专家及精英骨干加入,打造了一支救治能力全面、涉及领域广泛、专业能力突出的高精尖行业服务先锋队,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开展各类专业技能培训15场次,受训人数达5000人次。

    ……

    由服务群众到爱心公益、技能传授,一个个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的爱心接力、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诠释着“陇人”品格、彰显了时代价值。

    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去年,我和孙子抬不动种麦子的肥料,跟他一说情况,他二话不说,就帮我把肥料运到麦地下面,这让我非常感激。”老人连连称赞的好人,是庆阳市华池县城壕镇邮政所的乡邮员赵元瑞,由他负责的“甘肃好人”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赵元瑞和工作室的默默付出、无私奉献,成为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群体的标杆。他不仅是“甘肃好人”的优秀代表,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在品牌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下,像赵元瑞这样的“甘肃好人”为群众树起了争做身边好人、争当时代新人的鲜明价值导向。

    为了引导社会各界向好人学习、向好人看齐,2022年以来,甘肃省文明办先后组织开展了“甘肃好人”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集中宣传月活动和优质品牌工作室推评活动,以图文、海报和视频的方式,在云端、在指尖、在群众的口口相传中,让“甘肃好人”和他们的工作室感动更多人、浸润更多城。

    “‘甘肃好人’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以一个个凡人善举,奏响了一曲曲‘平民英雄’的嘹亮赞歌,他们身上彰显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的精神,在全社会营造了‘学好人、做好人’的良好道德风尚。”有群众这样评论。

    让“平民英雄”成文明向导

    “甘肃好人”苗星新是一名“50后”,长期以来,她志愿帮扶残疾人、孤儿、留守儿童和老人,把时间、精力和金钱用到了公益事业上。她组织带领志愿团队积极开展助学扶贫、灾区救援等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时间累计长达16万多小时,累计筹措和发放救济物资价值1300余万元,仅个人累计捐款就达14万余元。苗星新用数十年的默默努力,为志愿者精神写下了生动注脚。

    自2008年甘肃省文明办“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开展以来,先后评选出640名“甘肃好人”,其中247人入选“中国好人榜”。这些“好人”用平常心做不平常事,用小爱凝聚人间大爱,为广大群众树立了文明典范和精神榜样。

    甘肃省文明办组织开展“甘肃好人”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项目建设以来,一个个工作室坚持奉献社会、传播文明的初心使命,每当群众有期盼、社会有需求,总能见到工作室志愿团队温暖的笑容、忙碌的身影。

    据了解,截至目前,甘肃分三批次在省内打造100个工作室,其中5个被推评为优质品牌工作室,在全国率先开创了身边好人作用发挥的实践范例。按照工作室的不同类型,在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的同时,省文明办有针对性地调配各类急需资源和辅助设施,并以集中设置、公开展示的方式,向服务对象公布品牌工作室管理制度、服务项目、实践计划等相关内容。工作室通过开展特色化、多样化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切实做到了文明实践与好人推评的有机融合、互促共进,为高质量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强大工作合力和坚实阵地保障。

    (受访者供图)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