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伪科学坑农误农
春耕农忙时节,一些商家在广大农村推销一种宣称可以通过量子技术给农作物种子赋能的高科技产品。商家宣称,用了他们的机器,农田里就能实现增产增收,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款量子技术的农业科技产品呢?日前,有媒体记者调查走访后发现,所谓的量子赋能营销,就是在赌一个概率,农作物产量有波动很正常,只要第二年产量提升,总会有农户认为是量子赋能起了作用。
“量子赋能种子”是典型的骗局,商家将黑手伸向农民,利用农村信息相对闭塞等特点,设下伪科学“套路”。监管部门应迅速行动,严厉打击此类假技术、伪科学,保护农民切实利益,防范农业生产受到影响。此外,这类坑农的“高科技”下乡骗术,大部分都是直接在互联网上公开进行,比如通过短视频平台推广。对这些存在巨大争议性的“高科技”内容,网络平台也应当担负起“把好内容关”的责任,从源头上减少此类虚假宣传内容的输出。
岂能让“野味”在网络平台“撒野”
一堆褪了毛的竹鼠,配文是“真材实料,好不好顾客说了算”。点进名为“竹鼠养殖”的用户主页,其发布的70多个作品大多与烹饪竹鼠、豪猪有关。近日,有野生动物保护民间组织工作人员向媒体记者提供线索称,禁止以食用为目的养殖的豪猪、果子狸、竹鼠等野生动物,近期又被大规模饲养了,且有不少人在网络平台晒出、出售以食用为目的的竹鼠、豪猪等视频内容。
消失的野味在网上卷土重来,背后还形成了黑色产业链。这不仅对野生动物造成了伤害,还带来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网络平台不能成为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的“集聚地”,更不能成为围猎野生动物的“猎场”“秀场”与“卖场”。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斩断利用网络进行野味交易的链条,同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斩断“围猎”野生动物的黑色利益链,形成“全链条打击”。有关网络平台、网站、网店应当认真落实电子商务经营者主体责任,严禁野生动物交易。同时,广大群众也应增强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充分认识到食用野生动物既不安全又违法。
破解老人游困境关键要服务适老化
一位81岁的资深旅游爱好者近年来遭遇过多次跟团游计划泡汤。去年12月,他打算报名前往西班牙、葡萄牙的跟团游。“一开始,对方有点拿不准,请示总部后说年龄太大,无法接待。”他不甘心,找出一篇此前关于自己旅行经历的报道,继续向对方争取,最终才得以“特批”入团。春暖花开,正是旅游旺季,年轻人出游热情高涨,腿脚灵便的老年人也跃跃欲试。但很多70岁以上老年人,在咨询团队游产品时,遇到了年龄尴尬。
旅行社出于健康、安全、责任划分等因素考虑,对老年人参团旅游持谨慎态度或者干脆一刀切地拒绝,虽并非毫无道理,但显然对老年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可见,要破解老人游困境,关键是服务适老化。这就要求旅游机构应严格执行《旅行社老年服务规范》,使管理服务更趋于人性化、合理化,从而既符合老年人的旅游特点,又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同时,应规范操作,分工明确,程序细化,为更多老年旅游者提供保险保障。只要市场日趋规范,服务质量大幅提高,自然会形成促进市场繁荣的强劲动力,进而打造成熟、健康又稳定的老年旅游市场。
黄威 整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