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栏目:新闻壹段评

版面: 视点评论

新闻壹段评


    外卖打包费的“糊涂账”该好好算一算了

    “外卖打包费有时候真让人不知道钱花在了哪里!”近日,北京海淀某高校的大四学生李某向媒体记者反映,她和同学常点的一家麻辣拌店的打包费收得不明不白——“点0.01元的素菜福利,能多加一片青菜,但订单同时增加了1元的打包费,连选择口味都会再被收取1元打包费,不仔细看很容易忽视。”她对此感到难以理解。

    商家考虑盈利和成本无可厚非,但不能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对此,有关部门应完善相关法规和监管制度,明确外卖打包费的定价标准,规范平台佣金抽成比例,并对过度包装、强制消费等违法行为保持“零容忍”。外卖平台应科学设定“打包”机制,切实提供一个公平透明的交易环境,并畅通投诉渠道,让消费者可以及时反馈相关问题。

    线上培训“0元学”不能成骗人的把戏

    近年来,线上学习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衍生出一些乱象。部分所谓的培训机构利用消费者急于学技术、创业的心理制造焦虑,打着“0元学”的旗号,声称可以短期速成、财富增值。但通过浏览相关投诉平台可以发现,“0元学”词条内共有近4000个相关投诉。投诉事由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前期宣传“0元学”的课程,让这些学员最终都掏了钱。

    相关执法部门要督促网络平台履行好自身的管理责任,对网络诈骗要"零容忍",要加强对各式各样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净化网络空间。唯有如此,网上培训行业才能健康成长,也才能让更多消费者从中获益。同时,消费者在选择网上培训时,应提高甄别能力和法律意识,避免自己成为无良机构“慢刀收割”的韭菜。

    “无薪试岗”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

    据报道,近日,沈阳的王女士入职一家医院从事前台导诊工作。医院口头提出7天无薪试岗要求,双方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约定月工资3000元,合同期限从3月18日开始。3月19日,公司以王女士尚在试岗期不符合岗位标准为由将其劝退,并要求她签订因个人原因离职的申请,王女士没有签订该协议。

    为考察应聘者能否胜任岗位工作,公司与其协商达成一定时长的试用期无可厚非。然而,“无薪试岗”侵犯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已涉嫌违法。一方面,各地劳动监察等部门应履职尽责,对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特别是试岗、试用期情况开展定期监督和检查,一旦发现有违法用工行为,应给予严厉的惩处;另一方面,劳动者应坚决抵制试岗和试用期内的各种侵权行为,如果试岗、试用被无故劝退或辞退,也没有获得应有的劳动报酬,还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黄威 整理点评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