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任然
饶苏家的格局,和一般人的家很不同。
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的一栋公寓楼里,饶苏家有三间小公寓房。每间房约30平方米,一个是饶苏的书房,一个是妻子李滢滢的书房,另一个则是一家三口的卧房。两间书房比邻同层,是自购。卧房则在另一楼层,是租的。
“书房就是我们的家。”李滢滢说,“它既是我们的会客厅,也是温江区朗诵艺术协会所在地,还是我们自建的西桐文房。”多年来,这个以“书”为生活核心,热衷于文化艺术的家庭,身体力行传承小家家风,并不断带动影响周边上百个家庭。
2014年,饶苏家庭受邀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书径心悟”书法篆刻展;2015年,在本土发起并建立“朗诵艺术协会”,会员由开始的20余人发展至150余人;2018 年,创、编、排、导了四川首个本土诗歌短剧《在温江》;2022年,策划演绎的《诗韵温江》诗歌短剧在“长江读书节第三届讲书人大赛总决赛”中获得银奖,随后建立了“西桐文房”,面向社会定期举行适合各年龄层次的公益文化艺术活动……2023年,饶苏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初心蓝图 不断学习
谈起酷爱读书的根源和理想,同为“80后”的李滢滢、饶苏都追溯到了自己的父辈、祖辈。
李滢滢成长在阅读氛围浓厚的家庭,身为工程师的父亲,虽然学习和从事的都是工科专业,却热爱阅读。“学生时代,一有闲时,父亲就带着馒头躲进山里读书,从朝霞读到日落。”李滢滢讲述,父亲对她叮嘱最多的就是“要多读书、上大学,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如今,在温江区融媒体中心工作的李滢滢,从事的工作也与书籍相关,阅读早已同呼吸一般,是一种勿用刻意的生活日常。“人要终其一生丰富自己的精神家园。”饶苏说,这是他的祖辈以身作则刻在家谱中的精神蓝图。
曾任华西口腔医院第二任院长、中国牙周病学开创者邹海帆是饶苏的五曾祖,不仅医术精湛,还是当年全国古琴界十大圣手之一,四川传统曲艺扬琴表演艺术大家。曾在世界各地留学中,把柠檬的种子带回了家乡安岳,让“安岳柠檬”发展成了家乡的支柱产业,被命名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四川谐剧创始人王永梭是我的表爷爷,中国现代诗人、作家、书法家流沙河是我的表兄。”饶苏讲述,“家里的老一辈总会这样教育下一辈:不论我们身在何处、从事何种工作,文房的这一套东西都不能丢。文房建设,在家族里不论是医生、文人、艺术家,还是普通人,都始终坚守。”
饶苏解读,“文房”不只是书房,它是精神家园的泛指,是钻研、传承、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初心,更是修身齐家、爱国敬业的赤子之心,“要守住这颗初心、赤子之心,就要从‘书’出发,不断学习,保持纯粹。”
近年来,身为成都市金牛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区文联副主席的饶苏,在工作中将自己深埋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推广中,不惜多年自掏腰包进行非遗的调查研究,支持本区非遗传承与发展。业余生活中,则涉猎在书法、篆刻、戏剧、曲艺、传拓、啸艺等项目之中,并都小有建树。
“谦道”传承 有根传播
饶苏的书房中铺着毛毡,放置各类笔墨纸砚的大长桌占据了房间的四分之一,在长桌四周,堆满了各类书籍、书画作品、篆刻作品和工具。李滢滢的书房,书架、沙发、小桌、椅子和花草,还有一个用于朗诵表演、排练诗剧的大镜子,占据了一整面墙。在这两间书房里,饶苏带着孩子练习书法、绘画,李滢滢带着孩子读书、朗诵,给予了孩子沉浸式的学习氛围。
饶苏讲述,祖辈传承下来的“谦道家风”,不仅警示家人要懂得“谦虚是最高的美德”,还要始终保持对知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尊崇。让孩子从小在书房中成长,让“中国经典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的意识扎根在他的内心”。
同时,他们也在书房中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热爱读书的饶苏家庭声名远播,很多家庭慕名而来想跟着他们一起读书。带领大家读什么书,学习探讨什么内容?饶苏家庭认为,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要以读书的形式做有价值的传播,就要做“有根传播”。
他们结合自己的特长,选取大家都容易入手、且能表演的诗歌朗诵为载体,发起并建立朗诵艺术协会,研究大家所在的家乡温江历史、传统文化,编排《在温江》诗歌短剧,在西南财大,温江美术馆,各街道、社区等巡回公演,让协会成为本土创新性文艺平台。此后,《诗韵温江》《我的家在巴蜀》等系列诗歌短剧陆续排出,吸引了几十个家庭参与,并将这些诗剧搬上了讲书人大赛、全民阅读盛典等各类舞台,传播巴蜀文化,影响了更广泛的家庭。
随着饶苏家庭引领力、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们结合温江本土文化——美空间“24h留灯书屋”项目,策划、组织诗歌短剧参与“24h留灯书屋”亮灯仪式,讲述推广该项目,助力掀起区域全民读书热潮。
如今,饶苏家庭已经摸索出“有根传播”的基本内容和路线。在他们建立的各类文化、艺术群里,活跃着百余个家庭,坚持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季季有活动、月月有学习、周周有研讨、时时有探索。
李滢滢还策划了一个名为“走进家庭书房”的项目,她想走进每一个读书人的家庭,去探寻他们家庭的“根”、家风家训和家庭教育等内容,做成小视频来传播,从而影响带动更多的人都进行家庭“文房”建设。
他们将两间书房命名为“西桐文房”,“西”指位于成都西部的温江,“桐”则取自原产中国、从古至今被赋予了丰富文化内涵的梧桐树。
李滢滢和孩子都属鸡,华夏民族神秘古老的美丽传说中有“凤栖桐”,这个命名也饱含了饶苏家庭期望孩子在“文房”中被中国传统文化滋养成长、赓续传承家风的寓意,也蕴含着他们给予自己家庭的使命——“让中国传统文化,像梧桐树一样有强大的生命力,根能深扎,枝繁叶茂,既高大魁梧,也能在四季中美轮美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