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景韵润 发自贵阳 5月7日,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举行赛前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介绍,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于5月8日至10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701名选手在砌筑、汽车维修、农机修理、电工、美发、养老护理、育婴、中式面点、餐厅服务、电子商务、茶艺等11个项目参赛。
“职业技能竞赛作为技能人才培养选拔的重要载体,在技能人才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王晓君表示,举办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各地培训和选拔带动更多人关注技能、学习技能、提升技能,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全面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水平,为广大乡村劳动者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激发他们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施展才干、建功立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每个比赛项目均设置职工组和学生组,大赛对标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技能大赛,制定了技术规则。”王晓君指出,与第一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相比,参赛选手总数增加了10%,职工组选手与学生组选手基本持平,所有参赛选手覆盖了中学、大学、研究生等学历层级,“本届大赛31个代表团参加全部项目的比赛,基本实现参赛地区、竞赛项目全覆盖。”
“从性别看,男选手共381人,占参赛选手总数的54.4%;女选手共320人,占参赛选手总数的45.6%。”王晓君介绍,电工、农机修理、砌筑3个项目职工组,均有1名女选手参赛,育婴项目两个组别中,均有1名男选手参赛。“从年龄看,参赛选手平均年龄25.6岁。30岁及以下共517人,占参赛选手总数的73.8%,其中,20岁及以下260人,占参赛选手总数的37.1%。”
在奖励政策方面,王晓君表示,大赛各比赛项目设金牌1名、银牌2名、铜牌3名。获得金、银、铜牌的选手,按有关规定晋升职业技能等级。获得大赛各比赛项目职工组前3名的选手,推荐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