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栏目:新闻壹段评

版面: 视点评论

新闻壹段评


    举报劝阻未成年人野泳有奖值得肯定

    日前,江苏省邳州市公安局、邳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发布了一则“举报劝阻未成年人野泳有功人员专项奖励办法”。根据该办法,对发生在邳州市行政区域内未成年人野泳、戏水行为,积极实施举报、劝阻、施救的非执行职务人员,将给予奖励。

    加强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构建齐抓共管的网格化防溺水管控体系,已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就此而言,邳州出台奖励办法,对积极实施举报、劝阻、施救的非执行职务人员,依据相关标准给予奖励,其目的就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值得肯定和推崇。当然,出台类似专项奖励办法来预防未成年人溺水悲剧,并不意味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能有丝毫减轻,全力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仍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人工客服不缺位应是售后服务基本要求

    “人工客服太难接通了!”近日,北京市民王女士反映难以联系上人工客服的问题:她平时用于工作联系的一个社交账号突然被冻结无法登录,当天打了七八个电话也没联系上人工客服,电话那头一直提示“人工座席繁忙”,直到第二天才打通电话解决了问题。

    客服工作是与客户建立有效沟通的渠道,是公司与客户的纽带。在智能客服无法真正智能的情况下,人工客服找得到、打得通应当成为企业客服的标配。让客服真正发挥售后服务客户的功能作用,智能客服和人工客服不该是道单选题,而应是道多选题,且选择权在于消费者。这就需要加强对企业客服工作的规范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人工客服立规矩、定标准。

    首例AI声音侵权案判赔具有示范意义

    北京互联网法院日前一审开庭宣判全国首例AI生成声音人格权侵权案,明确认定在具备可识别性的前提下,自然人声音权益的保护范围可及于AI生成声音。据了解,原告殷某是一名配音师,发现有几家公司利用其配音制作的作品在多个知名App广泛流传,严重侵犯了其声音权益。法院最后判决,涉事公司向殷某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AI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但如果使用不当,就可能带来“双刃剑”效应。所以,对于AI换声、AI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等新业态新技术,要能明确划清应用边界,不能忽视了对声音权、人脸信息等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这起国内首例AI生成声音侵犯人格权案,被告被判赔偿具有示范意义,给侵犯声音权的侵权行为敲响了警钟,也能为此类AI纠纷提供参考,通过法律定分止争,能够更好划清应用边界,保护声音权等合法权益。

    黄婷 整理点评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