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综合 PDF版下载

版面: 要闻综合

甘肃将“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不断引向深入

以“小家庭”温润社会“大和谐”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今天你积分了吗?”“积分兑换了什么……”

    天朗气清、庭院深深,在片片绿意的掩映下,初夏的朱家坡村宛如换上了新装,景色格外宜人。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来到甘肃省平凉华亭市安口镇朱家坡村采访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这里,人们每天见面打招呼的方式,就是互相询问对方在村里的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的积分兑换情况。这个有趣的现象背后,是村民对村里环境卫生、文明乡风的维护与期待。

    5月12日,甘肃省妇联家庭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华亭市举行。通过积分超市引领群众和家庭参与到美丽乡村、美丽庭院、最美家庭等创建工作中来,是甘肃省妇联近年来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有效尝试,朱家坡村作为现场推进会的一个观摩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从“心”出发 解锁社区和谐密码

    “在积分超市的运行过程中,我们以‘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为宗旨,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环境卫生的整治、乡风文明的建设、产业发展的实践中来,促使小积分在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建设和美乡村中发挥大作用。”安口镇镇长张遥垚告诉记者。

    据悉,朱家坡村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是由甘肃省妇联注资建办的华亭市首家积分超市,目前,全市乡村有101家这样的超市。以朱家坡村的超市为例,自建立以来,累计兑换312人次,兑换积分6200分,为朱家坡村在乡村振兴中增添了新活力。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华亭市把家庭工作放在大局中优先考虑,在阵地建设上优先保障,队伍建设上优先支持,先后整合资金400万元,成立红百合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和家风馆,同步建成乡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11个,村(社)服务站129个,形成了市乡村三级家庭教育服务网络。围绕做好家庭教育工作,选聘24名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专业人才建立家庭教育宣讲团,整合66名长期从事家庭教育、爱心帮扶等公益服务的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志愿活动。在农村,创新开展“四带四做创四家”活动,着力培育头雁家庭、富裕家庭、幸福家庭、文明家庭;在城区,做好“家团队”“家课堂”“家载体”“家港湾”“家文化”五篇文章,组建“巾帼志愿服务队”10支,成立“爱心托管班”“爱心驿站”6个,举办就业培训班8期5400人次,调处“婚恋、教育”矛盾620起,努力以“小家庭”温润社会“大和谐”。

    在华亭市文化街社区的“妇女之家”,87岁的赵秀霞正在为社区妇女传授手工编织技艺。退休后,赵秀霞热心社区工作,多年来为社区群众传承指尖技艺。赵秀霞还是热心的“红娘”和社区调解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我有空就会来这里,希望能为社区做些工作,为身边的群众带来快乐!”赵秀霞说。

    “从‘心’出发,解锁社区和谐密码”,在文化街社区大厅的大屏幕上显示着这样一句话,这是文化街社区对该社区家庭工作的总结。“每颗心代表一个人,一个人代表一个家庭,我们希望从家庭工作出发,凝聚‘她力量’,做好社区服务工作,与时代同发展、与城市共逐梦。让辖区妇女儿童感受到‘家’的贴心与温馨。”华亭市城市社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李小勇告诉记者。

    凝聚合力 推动家庭工作再上新台阶

    “家庭由人组成,只有关怀人、帮助人、服务人、让人成长、让人进步……才能实现家家幸福安康。”在现场会的交流环节,华亭市委书记景晓东的家庭工作交流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

    随后,来自兰州市、武威市、甘南州、合水县、西和县等市州县区的妇联代表分别就各自的家庭工作经验进行了分享。兰州市妇联念好巾帼家政“联、创、搭、训”四字诀,“家庭服务巾帼行动”不断推进;武威市妇联健全常态化关爱帮扶回访机制,制定“一人一策”个性化精准化关爱家庭工作方案;甘南州妇联把“生态建设巾帼行动”与全州“环境革命”高度融合……代表们交流发言中各具特色的家庭工作案例为与会者提供了鲜活的经验和借鉴。

    “这次交流学习让我很受启发,回去后,我将结合工作实际,通过搭建‘阅承、阅享、阅览、阅进’亲子阅读课堂,以融合式、沉浸式、体验式的阅读方式,引导广大家庭开展亲子阅读,传承优良家风。”兰州市七里河区妇联主席杨晓颖告诉记者。

    “我们在华亭市召开省妇联家庭工作现场推进会,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总结交流经验,推动各地认识再提高、措施再深化、工作再加强,将‘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不断引向深入,推动全省妇联家庭工作再上新台阶。”甘肃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马琨在推进会上表示。

    记者在现场推进会中获悉,甘肃省家庭工作亮点迭出,近年来,全省共涌现出各级各类最美家庭40余万户(其中全国最美家庭126户,全省最美家庭3600户)。仅今年以来,甘肃省妇联已经开展了4场婚恋交友活动,吸引近千人参与,同时,带动全省各级妇联开展了70余场活动,在全社会倡导移风易俗、文明新风中产生了良好效应。在家庭教育工作方面,目前全省村、社区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服务站点有4987所,省妇联还建成了省级家庭服务指导中心,使得全省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呈现出新的面貌。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