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妇女工作 PDF版下载

版面: 妇女工作

江苏启东出实招干实事为广大女农人赋能

“三个一”举措彰显乡村振兴“她担当”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茹希佳

    郁郁葱葱鸡爪槭树林下的乡村诗会、一眼望不到头的蟹苗养殖合作社里热火朝天的创业氛围、千亩高标准商品粮基地产品“不愁卖”的底气……这一切都是在初夏时节,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在江苏南通启东市观察到的一幅幅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的生动画面。

    近年来,为发展好农村美丽经济,“我们持续出实招、干实事,制定政策办法、开展专项行动、培育示范亮点、打造研学线路,多措并举、实实在在为广大女农人赋能,向乡村振兴奋进。”启东市妇联主席杨丽华介绍道。

    抓牢一支乡村振兴巾帼队伍

    “春天的惊雷总会在我醒来时撩开我怀春的情思……”5月12日,在启东王鲍镇开启的奥林槭彩诗会(第四季)上,有才情的村里娃在林间树下纷纷朗诵起自己创作的诗歌,陪伴他们一起诵诗、写诗的是中国诗歌学会的一批重量级当代诗人,这些诗人都是启东市王鲍镇奥林苗木园艺场总经理郭琪华特别邀请来的。

    郭琪华原本在南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在父亲的一腔赤诚和满怀期待下,年过不惑的她接过了槭树林苗圃经营的接力棒,传承父亲种树育人、圆梦大地的故事,在长江入海口的盐碱地上,种植、管护了3800亩原生小叶鸡爪槭,踏踏实实做起了巾帼新农人。

    “越来越多像郭琪华这样的巾帼新农人汇聚在启东市村(社区)女书记联‘兴’共同体,为乡村振兴同向发力。”久西村党总支书记、妇联主席袁红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启东市妇联创新成立“启东市村(社区)女书记联‘兴’共同体”,激发全市女书记示范引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新发展的积极作用,为建设具有江海平原特色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着巾帼力量。

    培育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基地

    会流利操作植保无人机,会玩转网络销售渠道,更会种出“不愁卖”的粮食,作为启东市第一个注册成立家庭农场的农场主,于冬娟的巾帼农人身份由来已久。

    2013年,启东出台《关于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意见》,鼓励具有一定规模种养大户成立家庭农场,一直痴迷于农业种植的于冬娟毫不犹豫,积极申报,并在2014年顺利拿到了农场主的“身份证”。

    2015年,于冬娟获评全国劳模,2021年8月,获评江苏省第四批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仅有初中文化的她,凭着对土地的痴迷和眷恋,凭着永远在“折腾”和创新的劲头,完成了从一名普通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再到“乡土教授”的蝶变,“感谢妇联一直以来的帮助,让我的农业之路越走越宽阔。”于冬娟感恩地说。

    杨丽华介绍,市妇联吸纳多名巾帼女农人进入市女企业家协会队伍,积极为她们申报省、市级及各级各类先进典型。全市范围内广泛摸排挖掘“妇字号”示范基地,已建成省级“美丽家园”示范点2个,南通级6个,摸排巾帼示范家庭农场、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巾帼示范电商服务基地等各类基地43个,16个基地被评为南通示范基地,12个基地被评为省级示范基地。

    优化一系列女性赋能发展机制

    近年来,启东市妇联与市农业农村局对接,邀请专家开展农技服务指导,引导巾帼新农人抓好农业生产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妇女群众增收致富能力。“我们借助新媒体平台优势,培育了一批巾帼直播能手,成立直播带货行业妇联,通过‘巾帼直播’‘直播带货’等形式,让当地农特产销售插上‘云’翅膀。”杨丽华说。

    2014年,从中国远洋集团辞职后,顾夏铭回到家乡启东创业,成了一名巾帼新农人。“我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在党和政府以及妇联组织的持续关怀关注下,我先后创立‘小六果园’农产品品牌,创建启东第一批互联网农产品平台‘小六果园’线上平台。”顾夏铭感叹道。

    顾夏铭介绍:“我们公司集线下门店、冷链仓库、客服部门、配送团队,策划团队于一体,稳定用户超过2万人,互联网+新型农业真正实现了农业低成本、高价值、高效率的创业创新。”

    启东市妇联不仅在“云”上发力,还与市农商银行签订“携手‘她’力量 共走振兴路”战略合作协议,推出乡村振兴巾帼贷,引导广大农村妇女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利用姐妹微家、三八红旗手工作室等基层妇女阵地,发挥巾帼宣讲团作用,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典型宣传,加大典型的辐射带动效应。加大女农人的交流与合作,组织女农人赴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开展“女能手成长营沙龙”,助推更多巾帼新农人在自我价值实现和乡村振兴实践中贡献力量。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