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什刹海 PDF版下载

栏目:见证

版面: 什刹海

细寨村的茶韵悠悠


    茶园 杨德高/摄

    布依族妇女正在制作糍粑 胡光贤/摄

    康桥 胡光贤/摄

    人生如茶,沉浮随意。茶文化弥漫在细寨村的每个角落里,小小的村庄却能让人逃离城市的喧嚣,让身体和灵魂回归大自然。还能感受到旅行中的人情味和少数民族的风俗。  

    ■ 胡光贤

    四季宛如仙境,错落有致的村庄隐匿于群山和薄雾之间。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茶源街道的细寨村,因其特殊的地理条件与浓厚的布依风情,充满了神秘色彩。这个村庄自古以来就有种茶传统,而今,这里因茶而兴,已焕发新的生机……

    一

    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茶园,一排排整齐的茶树,刚来到半山坡,便看到细寨村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茶园的周围矗立着少许高达十余米的杉树,它们很有默契地成了这片茶园的守护者。我感到十分幸运,能够欣赏到这片世外“茶”源。

    蜿蜒盘旋的柏油路两边,墨绿的茶树在阳光照射下,充满生机活力。走进茶园后,一股清新的茶叶味道扑鼻而来,看着茶树枝上长出浅绿色的嫩叶,弯下腰,就嗅到了茶叶的香味,触到植物生长的气息。

    不远处,一位身穿少数民族服装的中年妇女,正在茶园劳作。她用镰刀修理着茶树下面的草,被割下来的枯黄草被一排排放置在茶树根旁。

    从她的口中,我得知村寨里大部分都是布依族,她家有十多亩承包的土地种植了茶树,每到采茶时,采摘下的茶青由细寨村合作社统一收购,根据茶青的品质能卖到每斤100元至130元不等。

    她家还种植少部分的玉米和水稻,每年收入的苞谷可以养几头猪和几十只鸡,收入的稻谷能供全家人吃上一年,不过,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还是靠茶园里的茶,每年采摘的茶青,除去施肥施药,以及管护的成本,纯收入有七八万元。看着大姐说着自家茶产业的故事,脸上流露出的微笑,我仿佛看到了细寨村的发展欣欣向荣,也感受到了布依族人的热情和真诚。

    通向细寨村村委会的道路,是由一块块长方形的青石板铺成的街道,青石板被划上一道道斜线沟槽,大概是为了防滑,一条条细长的青石板块组成村寨里的主干道,两旁还铺有不规则的石板,组成一道道花纹。与大部分村寨的水泥路相比,很有特色,道路两旁是木石相结合的民房,有两三层的,也有三四层的,错落有致地矗立着。三三两两的村民,悠闲地坐在自家庭院里,沐浴着暖阳,诉说着家长里短。

    沿着干净整洁的石板街,走进村委会大楼,细寨村支书王官星正在等我。他是一位“85后”,个子不高,偏瘦。

    绿水青山是细寨人的骄傲,践行“两山”理论,细寨村走在前头,也尝到了甜头,茶产业成为细寨村的主导产业。交谈中,我了解到细寨村近年来的发展状况,以及王官星所提出的大胆设想。

    细寨村发展茶产业具有良好的大环境,普安县正聚焦茶品种、品质和品牌的“三品”打造,发展壮大全县的茶产业,以“普安红”品牌为引领,坚持走市场化发展道路,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引进正山堂、浙茶集团等一批知名茶企,找准普安茶产业品牌的市场定位,提升“普安红”茶叶品牌效应。

    因为自然条件这一优势,尤其地热资源丰富,普安县被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授予“黔茶第一春”,被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认定为“‘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

    二

    细寨村一处亭子里,有一口古井,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一块刻有细长线条纹的圆石井盖覆在上面,井盖中间被插入提水绳之类的取水装置,利用引力原理来取水,一个长方形的石水槽紧挨着井盖取水出来的方向,古井旁有一处池塘,专门盛放从井里溢出来的水。

    这口生长在半山处的古井,曾滋养了细寨村一代又一代人,一年四季都不会枯,在周边其他地方闹旱灾时,细寨村也从不会缺水。古井里的水清澈甘甜,是纯天然的山泉水,用来煮茶绝对是首选。我在想,古井与茶树会不会有某种特殊关联,这座大山酝酿的山泉水,大都汇聚到古井处,再流到细寨村的各个角落,流进老茶树的根脉里,才孕育出了优质的茶叶。

    如今家家户户装上了自来水管,古井被闲置了。即便如此,纯朴的细寨村民并没有忘记这口曾养育世代人的古井,并为其修建了一个十多平方米的亭子,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让已退休的古井在晚年有遮风避雨的港湾,汲取细寨村中弥漫的茶韵,在时光里慢慢变老。奇特的是,亭子两旁矗立着两棵高大的古树,茂密常青的枝叶簇拥在亭子周围,像是为保护古井加了一层固,当地人称之为“布依神树”,他们与古井成为幸福的一家人,一同为细寨村增添光彩。

    满席清风入池塘,茶韵悠悠悟禅意。从古井里流出来的水,汇集到旁边的池塘里,池塘旁边的原生石头倒映在清澈的水中,与蓝天白云一起共享茶韵古寨的慢时光。

    池塘的一处角落里还放置着一辆筒车,是村民原来用于取水灌溉农田的工具,它是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的操作原理。如今,筒车静静地待在那里,上面铆的螺丝钉早已锈迹斑斑,每一块车木上镌刻着细寨村民取水灌溉的岁月,记录了勤劳的他们走进田间,忙碌于农作物耕种的农耕景象。

    不远处,一座宽约五米的石拱桥从池塘上方穿越而过,细寨村民把它叫作康桥,意为护佑这片山水共融的村寨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康桥是细寨村民通向耕种田地里的必经之路,是见证全村发展变化的桥梁,每一道石坎上,都镌刻着村民在流逝岁月里的足迹,蕴藏着村民落下的一滴滴汗珠,桥臂的石面上,被背箩等农具磨蹭得光滑发亮。康桥与古井,一同见证着细寨村的发展历程,它们汲取天地之精华,给予村民勤劳致富的能量,朝着美好生活的方向砥砺前行。

    细寨村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集聚村,布依族村民平时在家里都穿着自己的民族服饰,布依族服饰源远流长,大致经历了唐宋明清朝代的历史演进,在2014年时,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们的服饰都是由布依族妇女们用自纺、自织、自染、自绣的布料缝制而成,是难得的手工艺品。

    正午时分,在“进自然·村食”馆门前,一群游客排着长长的列队,正等待体验细寨村的传统美食。“才两元钱,这也太便宜了吧!重要的是吃起来柔软细腻,特别有口感,味道极佳,里面包的馅也很好吃喔!我一定要买50个带回老家分给亲朋好友尝尝。”旁边一位外来游客一边吃着糍粑一边感叹道。

    每年年关将近时,布依族同胞们就开始做年粑(也叫糍粑)了,他们不是使用机器来制作年粑,而是用传统的木臼来做,所用的木臼是用木头制成,中间凹下,用以砸、捣、研磨食品的工具,呈长方形,以木棍头冲击产生的力把米或苞谷打烂成泥状。一般是男人在那舂打,女人则用手把打碎的糯米捏成圆形粑粑,在我老家叫做“舂年粑”。

    细寨村街上,聚集了十几个布依族同胞,正在舂打着糍粑,引来许多游客参观。刚舂打出的糍粑还有余热,包上黑黍子粉和花生粉后,被捏成一个圆形的块状,即制作完成。

    我也挤进人群中去,拿起一块糍粑放进嘴里咀嚼着,细滑柔嫩,的确好吃,尤其馅里面有我从小就最爱吃的黑黍子。吃着一口口糍粑,让我重拾味蕾深处的乡愁,想起了故乡的年粑,那是我灵魂深处的一抹忘不掉的乡愁,每次看到年粑,脑海里总会呈现出那些年的影像。

    那些满满的回忆,是那个年代里关于年味特有的记忆。如今步入新时代,物资丰富了,生活条件好了,很多粑粑作坊兴起,乡亲们不用自己做年粑了,通过线上订、线下购,随时随地都可以吃到。幸运的是,这一次在细寨村吃到了布依族同胞纯手工做的糍粑。那一块块垒起来的糍粑,承载了他们对生活越来越美好的向往。

    三

    在细寨村委会旁边的树林里,养殖着乌金鸡。乌金鸡是罕见的珍禽极品,被誉为“鸡中黑宝”,是由普安牛角山乌骨鸡提纯选育而来,有黑冠、黑羽、黑皮、黑肉、黑骨“五黑”的特征,也叫五黑鸡,纯种成鸡体重可达三四斤,遗传性能稳定,抗病力强,已有上千年的养殖历史。

    在细寨村的林下草间,一群乌金鸡在“游荡”,它们住着原野木屋,树枝和草坪成为它们嬉戏的乐园。远离喧嚣的大山为它们提供了天然屏障,而它们也为细寨村民带来了增收。乌金鸡吃在山上,长在山上,脂肪含量少,蛋白质含量高,含有丰富的黑色素、氨基酸和黑色胶体等,普安乌金鸡早已成为大众化品牌。

    细寨村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重要抓手,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全村实行一户一方案、一户一整改,充分利用乡村本土材料,融入细寨村当地文化特色,开设文明超市,开展文明家庭和美丽庭院评比等活动,实行红黑榜,提高村民参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彻底改变了昔日脏乱差及不文明的现象,如今讲卫生、讲文明、爱环境的良好习惯在细寨蔚然成风。

    20多年前,细寨村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偏僻村寨,通往村里的路,是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巴路,村民大都住着木质结构的草房,吃着苞谷饭,有些人家甚至吃了上顿没下顿,全村人的日子过得非常窘迫。他们虽守着万亩茶场,却没有充分利用这片绿色的财源,因各种原因没有好好经营管理,曾被荒置多年,好在茶园未被破坏,茶树历经每一场风雨日晒后,依然茁壮成长着,为后来彻底盘活茶园里的资源奠定了基础。

    乡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良好的生态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其实,近些年来细寨村一直在践行这条“根本遵循”,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茶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着力打造绿色宜居和美乡村。绿水青山,铸就金山银山,细寨村依托生态资源禀赋,盘活沉睡已久的万亩茶园,坚持以绿色为农业固本,发展壮大特色茶产业,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让“两山”转化成果惠及细寨村民。

    细寨村的茶产业发展结构与其他地方不尽相同。现在很多村庄发展产业,通常采取“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农户将自己承包的土地流转到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或转包给企业来参与经营,农户可以参与资金入股,也可以在产业基地务工,每年靠土地流转费、务工费及参与合作社入股分红增加收入。而细寨村的茶产业发展模式是这样的,农户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种植茶树,由合作社进行产业技术指导,并统一收购茶青,再委托加工企业制茶。农户不用担心自己家的茶青卖不出去,只管好好打理茶树,产出优质的茶青,卖个好价钱,让腰包变得更鼓一些。

    细寨村聚焦茶叶的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助推了茶产业的提质增效,让村民因茶致富、因茶兴业。

    四

    细寨村自古以来就有种茶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大面积种植,那时发展成了国有的万亩茶场。茶树历经岁月的洗礼,饱经沧桑与风霜,至今部分茶树有着四五十年的树龄,重新焕发生机的老茶树韵味更浓。 

    据王官星介绍,细寨村发展茶产业有几点优势。一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热优势,细寨村具有多云雾、寡日照、高海拔、低纬度的气候特点,有着利于茶树生长的优越的高原自然条件,同时地下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冬季产生的地热能够保持土壤温度适中,有利于茶叶生长。另一方面,茶农拥有良好的种茶习惯,茶农和茶企形成了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共同坚持绿色防控战线,保证干净的茶产地,并且村内林地丰富,茶农多是将茶叶与果林套种,自带花香,茶叶品质很好。细寨村制出的绿茶,叶底细嫩呈朵,色泽嫩绿,香气清新,滋味甘醇,喝起来口感特别好,很适合养生。

    每年春节开始,一直到清明节前后,是细寨村的绿茶丰产期,3月至10月是大叶种(红茶原料)的采摘期。其实,一年基本都可以采摘茶青,只是根据不同季节的茶青用来制作不同的茶叶品类。

    一片叶带富一个村,实践证明,绿叶子可转变为“金叶子”。细寨村通过大力发展茶产业,同时受到“普安红”品牌的带动,茶产业发展前景很好,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型产业,乡村活力不断增强,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近年来,细寨村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在村党支部引领下,坚持“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号召群众精心打理管护茶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当前,细寨村正着力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为振兴细寨自然村落,推进茶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五

    细寨不仅仅是一座村庄,更是一个旅游景点。在细寨村,“茶+旅”碰撞出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火花”。

    村寨里的“进自然·康乐度假中心”,一走进去,眼前便是一片和谐美景。一排排高大笔直的红叶松树下,生长着绿色的野菜和略带枯黄的杂草,每间隔几米串长着翠绿的桂花树,旁边是用篱笆围起来的菜园子。十几块树木拼组成一个四平方米的面板,散布在松树下,变成了练瑜伽的场所。人们来这里享受茶韵幽香的同时,还可以锻炼身体。

    而细寨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这个普安县金农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青少年校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综合性教育场所,拥有自动化菌菇培育基地、菌菇加工中心、菌菇展览馆、园艺科普园、亲子乐园、茶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是加强省内外青少年文化交流、开展实践教育、推动劳动实践活动发展的创新型平台。

    在亲子乐园区,一位中年游客正与一家人在那里玩耍着,问其来细寨村游玩的感受。“这里环境很好,沐浴着暖和的阳光,感受着茶文化的熏陶,很是开心;现在和孩子们在这里玩一会儿,再去吃村里的美食,下午我们还要去茶场采茶青来体验制茶的过程呢。”这位游客高兴地说。

    前方不远处,还有一个制茶体验区。这是专门为游客提供从观光休闲茶园采摘茶青后,到体验区进行杀青、揉捻、萎凋、翻炒和烘干全过程的制茶体验,一排制茶工具陈放在体验区的走廊上,旁边的木柱子配有灭火器,有柴火锅、浪青机、杀青机、萎凋架、烘焙机、真空包装机、竹篾茶篓等,来到这里的人可以全身心体验制茶的田园生活。

    手艺娴熟的王官星向我展示了制茶体验的每一道流程工艺,制茶“五步法”被他演绎得十分到位。我手捧一把游客体验制作出的成品茶闻了闻,尽管与专业的制茶师傅没法相比,但它是自己亲手操作得来的,哪怕手工粗糙些,也很有成就感。

    人生如茶,沉浮随意。

    茶文化弥漫在细寨村的每个角落里,小小的村庄却能让人逃离城市的喧嚣,让身体和灵魂回归大自然。在这里,还能感受到生活的仪式感、旅行中的人情味儿和少数民族的风俗。

    徜徉在翠绿无边的万亩茶场,享受着沁人心脾的天然氧吧,聆听着陶笛版的音乐“归来”,我仿佛听到了一场与天地自然的对话。

    (作者简介:胡光贤,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