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综合 PDF版下载

版面: 要闻综合

制定“常用低危物资清单” 破解香水等供船物资“上船难”

国际邮轮在我国港口靠港补给规定6月1日起施行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王春霞 发自北京 5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国际邮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靠港补给的规定》。该规定明确常用低危物资清单,在现行法律框架内有效解决包括香水、高度酒、清洁剂等邮轮运营中常备必备物资上船难的突出矛盾。

    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介绍,今年1月1日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成功开启商业首航。在运营准备的过程中,由于相关政策不够明确,配套措施也不够完善,导致出现供船物资上船难等问题,暴露出我国在国际邮轮靠港补给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制度瓶颈和短板。

    该规定共16条,着力打通补给环节的堵点、痛点,主要明确了适用范围,开展补给活动的工作要求,药品、医疗器械、免税烟草制品等各类物资供船渠道和制度规范,通关便利化措施,以及各类经营主体的守法义务等。

    司法部立法二局负责人郭启文介绍,“常用低危物资清单”是该规定的一项制度创新。国际邮轮不同于普通客船,航行的主要目的不再是运送旅客,而是在旅途中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因此它所需要的物资种类多、数量大,同时要求补给的时限很短。以“爱达·魔都号”为例,邮轮上的特色餐厅、购物广场、剧院、水上乐园等各类休闲设施的正常运营,需要常态化补给,包括香水、高度酒、清洁剂等物资。实际中,香水和高度酒通常被认为属于《危险化学品目录》内的“易燃液体”,甚至有时被视为“危险货物”。如果将这些物资视为“危险货物”,依照现行海上交通安全法规定,“客船载运乘客不得同时载运危险货物”的规定,则不能给国际邮轮进行补给。实际中,上述物资虽然含有一定比例的危险物质,但其危险程度尚未达到危险货物或者危险化学品程度,只要在补给时数量适当、存储科学,加强有效管理,其安全是可以保障的。

    郭启文介绍,为解决上述问题,一些地方也作了一些有益尝试,有的地方通过建立“白名单”制度,实现了清洁剂等涉危物资为国际邮轮常态化补给,取得了良好效果。该规定将有关地方监管部门的实践经验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建立了“常用低危物资清单”制度,规定国际邮轮停靠港口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征求港口所在地城市人民政府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国际邮轮靠港补给常用低危物资清单,明确允许在本行政区域内港口补给与国际邮轮运营相关的常用低危物资种类和数量。

    王振江说,常用低危物资的种类、数量,尤其是在船上的存放方式、存放地点,作为邮轮运营者怎么在安全上加强监管,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低危物资清单只是给它上船开辟一个路径。

    该规定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