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基层中国 PDF版下载

栏目:直击

版面: 基层中国

贵阳:民族巡游大联欢 共迎中国旅游日


    5月18日,来自贵州省贵阳市的小学生代表身着56个民族的服饰,参加民族团结巡游大联欢。蒋世良/摄

    ■ 申逸恺

    初夏的5月,贵州省贵阳市以一场盛大的民族团结巡游大联欢活动,迎来了第十四个中国旅游日。

    活动现场,贵阳的街道上热闹非凡,来自贵州省各市(州)的2700余人组成的25个方阵,配合3个巡游主题装置,沿巡游路线,最终汇入筑城广场。

    参演群众身着56个民族的传统服饰,以安顺地戏、阿西里西、滚山珠、铃铛舞、跳花灯、摆手舞、斗角舞、长衫龙、铜鼓舞、木鼔舞、侗族琵琶歌等各具特色的民族民俗表演,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团结的美好寓意,也让贵州的“公园省”魅力——爽身的气候、爽心的文化、爽眼的山川、爽口的美食、爽购的特色风物以及爽游的潮流玩儿法,得以全方位呈现。

    活动高潮,民族演艺大联欢,舞蹈《苗绣》、民族时装秀《云上飞》、广场舞《阿西里西》等节目轮番上演……除了巡游展示,贵阳还围绕“爽爽贵阳,‘娱’你相约”活动主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配套活动,如“5·20爱乐之城路边音乐会”“贵阳流动的非遗艺术文创市集”等,进一步丰富了市民和游客的文化生活。

    “此次巡游中队伍前端的民族团结方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装置、民俗文化方阵等都突出了民族团结进步,着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氛围,力图传达出对国家、对人民的美好祝愿。”活动总导演唐煌表示。

    “作为一名生活在贵阳市白云区的苗族能参加这次活动我很激动,我们区内有汉族、布依族、苗族、侗族等41个民族共同居住,还有都拉布依族乡和牛场布依族乡两个民族乡,可以说是多民族聚居地。”贵阳市白云区苗族群众陈贵凤说道。

    近年来,贵阳市白云区始终坚持以“海纳百川·数治白云”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主题,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共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6.44%,占比居全国前列。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18个世居民族在这里共同织就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画卷。

    贵州拥有312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居全国第一。截至2023年底,贵州拥有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9项159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28项1025处、市(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00余项,县(市、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000余项。这些数字背后,是对贵州每一项传统技艺、每一种民族文化的精心保护,也是贵州依托良好的民族关系基础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的“底气所在”。

    据了解,今年文化和旅游部首次以城市接力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六座城市开展“5·19中国旅游日”主题周倒计时活动。贵阳市与潮州、沈阳、石家庄、宁波、鄂尔多斯依次以“吃—住—行—游—购—娱”为主题开展活动,其中贵阳市主题为“娱”,即“娱”在贵阳·民族团结巡游大联欢。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