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PDF版下载

版面: 要闻

安徽淮北兆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淑华:

迎难而上,做地方实体经济“领跑者”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

    记者 王蓓

    “柔肩担重任”,这句话用在60岁的女企业家丁淑华身上,特别适合。

    “种种因素的影响,这几年线下实体经济特别难,但我们迎难而上,秉持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调整经营策略,全方位提升企业经营能力,稳定解决就业。”近日,安徽淮北兆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淑华在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相信中国经济的韧性,对经济前景充满信心。”

    以高品质产品赢得消费者

    出生在浙江台州,19岁来到安徽淮北创业,从租下一间巴掌大的房子开裁缝铺做起,到1987年和爱人王增友携手开办淮北市第一家私营企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成为拥有家居服务综合体、鞋城、酒店等多业态的专业商贸物流企业,丁淑华身上,兼具老一辈创业者的坚韧、勤奋、踏实和闯劲。

    20世纪80年代的皖北小城淮北,因煤而建、因煤正兴。恰逢改革开放风云初起,“三产”放开,这对浙江夫妻凭借独到的眼光、过人的胆识魄力、不舍昼夜的拼搏,连续开了家具店、皮包店、服装鞋帽店,因样式款式新颖,引领地方潮流,也因经营诚实守信,赢得了市民追捧。

    “高峰时,我们开了4个鞋城,十几个专卖店,淮北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我们售卖的产品。2000年初,又在当时还是郊区的地段购买了48亩土地,在政府的支持下,仅半年时间,建成了淮北市第一家家居建材市场。”忆及企业初创时的峥嵘岁月,丁淑华低调平和,在她看来,个人与企业的成长成功,与城市的多元包容、政府的扶持推动有着重要关系。

    “作为企业经营者,要时刻洞察市场,调整经营方向和策略。”2012年,电商销售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主营鞋城的丁淑华果断退出运动品牌,并不断“收缩”线下门店,推出自营品牌。

    这几年平台直播兴起,冲击线下零售业。“做企业,要时刻绷紧‘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这根弦。”丁淑华说,“我们不仅缩小代理品牌柜台的经营面积,主推自营品牌。同时与品牌方沟通,通过他们的线上直播,引流到我们的线下实体店,再以高品质的服务和产品赢得消费者。”

    铆足干劲,相信未来

    2021年4月,一直负责经营家居板块的爱人王增友突发疾病离世。“我们并肩作战30多年,感情深厚,他的离开,给了我巨大的打击。”然而,这位外表柔弱内心坚韧的女企业家隐忍住了巨大的悲痛,毅然承担起家居板块的经营业务。

    “企业有200多员工,家居市场的商户还承载着几百名员工的就业,我不能倒下!”时隔3年再回忆,丁淑华红了眼眶,却依旧语调坚定。

    以女性视角经营家居市场,丁淑华有不一样的理念:家居连接千家万户。20年前首期建材市场建成时,还走在时代前列,如今,市场斑驳的外墙、老旧的陈设、参差不齐的品牌,都难以满足现代家庭对高品质家居的消费需求。

    丁淑华认为,家居与服装鞋帽等小商品的零售业务不同,消费者的线下体验依然起决定作用,但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家居装修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做淮北家装市场的消费“引领者”。

    改普通市场为兆基国际综合广场、改建外立面和内部陈设,满足消费者对购买环境舒适度的需求;调研消费市场,引进“全案定制”,提升家居广场消费档次,满足主力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与第三方合作,做线上直播,向线下引流……

    “难,真的很难。但我们要铆足干劲,相信未来。”丁淑华笑着说,“因为这些年诚信经营锻造的企业文化,企业先后几十次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企业牢记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公益,也赢得了员工的信赖和追随。如今企业员工中,老员工超过半数。这些都给了我巨大的信心和底气。”

    与时代同成长,笃信“企业家要保持终身学习能力和习惯”的丁淑华,除了在积极进修中国人民大学MBA、长江商学院学习之外,还参加了“天下女人梧桐计划”的学习。她每天都在思考:如何站在趋势的潮头改革创新,让企业永葆基业长青。

    她也在培养企业接班人:“每天都要跟在国外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儿子通话,跟他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遇到的经营难题,希望他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外,还能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逆水前行,保持成长,坚定信心!”丁淑华声音柔韧,却仿佛穿透了几十年的创业时光。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