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综合 PDF版下载

版面: 要闻综合

从“制”转“智” 向“新”前行

——广东发展新质生产力一线观察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黄婷 林志文

    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4年居全球第二;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10家制造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位居全国前列;全国每3台工业机器人和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台(辆)是“广东造”……

    产业是推进高质量发展、构筑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作为制造业大省、科技创新大省,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广东的战略之举、长远之策。连日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跟随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团采访时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飞行汽车“上天”推动低空经济“起飞”

    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长航程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用于中短途空中物流的大载重无人驾驶航空器……在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航智能)的展厅里,记者看到了功能各异的无人驾驶航空器。

    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实现打“空中飞的”上下班,大大减少出行时间。亿航智能创始人、董事长胡华智举例,从公司所在地出发到广州市中心,驾车需要45分钟,但以EH216-S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速度计算,只要五六分钟就能抵达。由此可见,“空中飞的”比汽车出行效率要高得多。

    但无人驾驶飞行,安全是否过硬?“航空器从外形、材质、设计理念等方面,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胡华智说。

    日前,中国民航局正式向亿航智能颁发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生产许可证。这是全球eVTOL行业的首张生产许可证,也标志着亿航智能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成为全球首个获得适航“三大通行证”的载人无人驾驶eVTOL机型,将进入更大规模的量产阶段。

    飞行汽车“上天”,广州低空经济“起飞”。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明显的新质生产力特征,发展空间广阔。据介绍,广州市委、市政府按照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支持深圳、广州、珠海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打造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高地”的工作部署,抢抓低空经济高速发展战略机遇。

    小鹏汇天的飞行汽车预计于2025年底量产交付;广汽集团的飞行汽车“GOVE”在2023年“广汽科技日”完成全球首飞;极飞科技在运营的农业无人机11万台、作业面积达14.5亿亩次……通过优化政策环境、配套产业链条、培育市场主体、拓展应用场景、建设创新载体,目前,广州拥有300多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其中低空经济核心企业69家。

    “根据规划,到2027年,广州低空经济产业总规模将达到2100亿元,到2035年将达到6500亿元。”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发展处副处长张博表示。

    数字化技改让五金小镇加速发展

    5月17日,在广东新永昌五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永昌五金公司)生产车间机械手生产线,来自广西百色的工厂员工黄玉云(化名)正和两台机械手默契合作着。“有了它们(机械手),工作轻松多了。”黄玉云说。

    新永昌五金公司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金利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30年的发展,公司已经从最初的小作坊,成长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制造型高新技术企业。

    26岁的黄展豪是新永昌五金公司副总经理,4年前留学归国,进入公司他将重点放在对公司生产和管理方面进行智能化和数字化升级,引入采用机械手的地弹簧机芯智能化生产线,并建设了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此后,公司旗下产品加速销往海内外。

    走在金利镇,街道两旁大多是五金店。据了解,金利镇有“小五金之乡”的美誉,是肇庆市首批“百千万工程”示范镇、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省级中心镇试点、中国建筑五金精品生产(采购)名镇,2023年入围全国千强镇前500强,2024年入选镇域经济全国500强。

    “全镇有1900多家五金企业,如果计算个体户,有7600多家,产品销往全球各地。五金行业产值占到镇里一半多,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肇庆金利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伍世东介绍,为了让传统五金制造产业升级,当地已经成立五金制造小镇,让一些五金企业入园规范化、规模化经营,并通过数据化技术诊断,帮助五金企业压缩经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据了解,肇庆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两翼齐飞”,做强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壮大电子信息等特色产业,做精做细金属加工、绿色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技改和数字化转型,累计推动653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技改。

    “超G工厂”助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增加,储能技术成为实现能源转型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长时储能技术,特别是液流电池技术,因其具有本征安全、长时储能、低成本、易部署等特点,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月19日,记者来到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以下简称纬景储能),了解被称为“巨型充电宝”的液流电池产品智能化生产图景。

    据介绍,纬景储能致力于通过本征安全、超低度电成本的储能电池实现安全、绿色、平价的未来能源,推动多个“新能源+储能”绿色应用场景落地。

    纬景储能首席智造官刘雷介绍,珠海工厂的整条生产线均为自主研发,已实现零部件全部国产化,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之前4名工人要花一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个电堆的堆叠,现在单条生产线20分钟就能完成。”刘雷说。

    2023年10月,纬景储能全球首个超GW级液流电池智能制造工厂在珠海投产。该工厂是首座集数字化、自动化、集控化等于一体的绿色低碳“超G工厂”,年产能达到1.5GW,也是全球首个投产的吉瓦级液流电池工厂。

    “智能制造‘超G工厂’实现了高度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流程,不仅大幅度降低了产品成本,还进一步缩减了储能度电成本。”纬景储能副总裁姜宁介绍。

    为什么将公司全球首个超GW级液流电池智能制造工厂设在珠海?姜宁表示:“广东现在强调‘制造业当家’,提出打造万亿级储能产业,为纬景储能在珠海斗门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据了解,2023年,广东明确提出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广东“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省政府印发的《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 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到2027年,广东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2023年全年共发布储能相关政策108项,构建形成“1+N+N”新型储能产业政策体系,着力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广东省“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