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亲戚档案
2023年9月7日
黑龙江省哈尔滨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 杨春贵家庭
喜讯捎给总书记
洪水无情人有情,在遭遇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后,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给我们注入了重建家园的强大力量,党和政府不仅给我们资金支持维修房屋,还第一时间帮我们恢复生产生活,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如今,我们住上宽敞明亮、冬暖夏凉的大房子,日子过得可舒坦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今年我们一定再加油干,一定是个丰收年。
杨春贵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贾莹莹
5月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尚志市微风清新,明媚的阳光洒满大地,田间散发出芬芳的香气,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天刚蒙蒙亮,杨春贵就和妻子来到了稻田里。“今年家里包了200亩地,也没雇别人,咱俩得使把劲儿,争取有个好收成!”皮肤被晒得黝黑的杨春贵笑得和春光一样灿烂。
爱笑的杨春贵在去年可是愁眉不展。一场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顷刻间淹没了整片田地,一年的劳作就此付诸东流。回想起去年受灾的场景,杨春贵心里不是滋味。
让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在灾后重建关键时期,总书记来了。
2023年9月7日上午,正在黑龙江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从哈尔滨出发,乘火车、换汽车,来到受灾较重的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一下车,总书记就沿着田埂土路走进一片稻田,仔细察看农作物受灾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防汛救灾工作。2023年7月初,全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强化会商研判,做好监测预警,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
习近平总书记走出农田,又步行察看灾毁房屋和基础设施重建修复情况,在灾后重建施工工地详细询问了现场施工人员房屋面积、布局、抗震级别后,走进了建在村路旁的杨春贵家。
重燃生活希望
杨春贵家距离灾毁房屋施工现场不到100米,站在家门口,看到总书记朝着自己家的方向走过来,杨春贵的心“砰砰跳”。“平日在电视上才能看见,这一下见到真人了,有点发蒙。”杨春贵笑得有些腼腆,透着憨厚朴实。
走进杨春贵家,总书记亲切地说:“来你家看看。”杨春贵家的院落很大,停放着拖拉机、插秧机等农机,总书记关切地询问杨春贵购买这些车是否得到了补贴。
“我家这几台车都享受到了国家补贴,补贴高达20%多呢!”提到高兴事儿,杨春贵的嗓门也提亮了许多。
在这次洪灾中,杨春贵家20多年前盖的房子虽无大碍,但墙体泡损严重。习近平总书记到杨春贵家的时候,外墙上还留着1米多高的水渍。
从外屋转到里屋炕边,习近平总书记把90平方米的房子里里外外仔细看了一遍,只见内墙贴了瓷砖,屋里吊了顶,还安了地热水暖。总书记问道:“预计要花多少钱?”
“这么装修一下花了不到6万块钱,政府给补贴一部分,我也趁这个机会把房子收拾一下。”杨春贵说。
聊起这次受灾情况,杨春贵告诉总书记,除了房屋,农田也过了水,好在农技部门及时指导,7天喷了两遍叶面肥,庄稼比刚淹完时强多了,能挽回点损失。
“现在对灾后重建还有什么需求?”总书记关切地问。
“党和政府都给我们想到了,清淤、消毒、灾后补救,想得到想不到的,都做了。现在就希望秋收争取能多收点,后期粮食价格能好,到时能平成本,不赔就行。”
看到灾区群众生活基本恢复正常,灾后重建充满干劲,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欣慰:“人民群众灾后有不方便的地方,从基本的说起,吃、喝、住、行、就业、教育、医疗防疫等,各级政府都要把这些事一一做好。”
温暖关切终生难忘
总书记一句句关切的话语让杨春贵倍感温暖,他告诉记者,起初他特别紧张,但真见到总书记后感觉他是那么的平易近人,就像一位老大哥跟他唠家常一样,紧张感瞬间就消失了。
杨春贵回忆,总书记除了关心他家的灾后重建情况,还询问了他家有几口人、孩子在哪里上学、家里有多少亩地、去年的收入等问题。
“总书记在我家待了15分钟左右,总书记问什么,我就答什么,每句话说完了总书记总是点点头给予回应,感觉时间嗖一下子就过去了。”如今回想起当时的场景,杨春贵还感觉自己像在做梦。
去年中秋节前,杨春贵家的房屋就已经全部修缮完毕,他的心情也像这新装修的房屋一样敞亮。特别是在修缮房屋时,村里为每家外墙增加了保温层,用村里的房屋补贴,他家还安上了电地暖。“这个冬天咱家可真是享福了。”杨春贵告诉记者,这是20年来过得最暖和的一个冬天。
“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让我们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杨春贵满脸笑意,他把总书记来家时的照片放在了屋里最显眼的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不仅为杨春贵家带来了信心,更激励着每一位家庭成员。杨春贵的大女儿毕业于八一农垦大学,二女儿在当地最好的初中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杨春贵和妻子在房屋旁又新建了一个仓库用于存放稻子。“有了这个仓库,咱们的粮食就可以赶在价高的时候卖出去了。”随着电商的发展,杨春贵正盘算着寻找自己的销售渠道,直接对接客户,争取把粮食卖个好价钱。
坚定信心重建美好家园
走出杨春贵家,闻讯而来的村民聚集在村道旁,纷纷向总书记问好。
习近平总书记停下脚步,同大家说起此行用意:“今年汛期,河北、北京、天津、东北等地受灾较重,很多群众说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大的水。我一直牵挂着受灾地区,这次来黑龙江考察,专程来灾情比较重的尚志市看看。”
深入田间地头、百姓人家的调研,让总书记感受颇深:“刚才到田里看了一眼,损失还是蛮大的,现在要尽可能减少一些损失、挽回一些产量。再一个就是房屋,现在受饿是不会了,挨冻这个问题不能有,在入冬前要把房子建好。”
贴心话语,让在场群众倍感温暖。
牢记总书记嘱托,尚志市龙王庙村多措并举,实施“暖屋子”工程,保障村民温暖过冬。村第一书记刘力嘉告诉记者,村里的677户房屋已经在2023年10月初全部完成维修重建工作,为了保障村民们温暖过冬,村里为每家每户都增加了外墙保温材料,按照房屋大小、格局增加电采暖设备。此外,村里还将为每家增设阳光棚,进一步提升室内冬季温度。
走进如今的龙王庙村,很难想象一年前这里曾经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干净整洁的街道、焕然一新的房屋和规划整齐的边沟、栅栏,一切井然有序,田间地头更是一派农忙景象。龙王庙村妇联主席李海艳告诉记者,灾情发生之后,村妇联号召姐妹积极投身灾后重建工作,特别是家家户户房屋修缮后,姐妹们带领大家收拾房前屋后,打造美丽庭院,现在大家的日子过得比“稻花香”还要香。
“集中打造集优质稻米生产加工核心基地、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研学基地、农业科普培训基地为一体的农业田园综合体……”谈及未来的规划,老街基乡党委副书记王昱婷告诉记者,各级政府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将龙王庙村建设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新家园。
/ 记者手记 /
龙王庙村的春天来了
□ 贾莹莹
“寒冬”过去是春天,是希望。
来到龙王庙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铆足了劲儿在田间耕作,虽然去年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但是有了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党委、政府的各项务实举措,村民们都坚信,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尚志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时最关心的就是保障受灾群众能够温暖过冬,为了尽快恢复重建家园,龙王庙村不仅为损毁房屋提供补贴,还贴心地设置了灾后重建便民栏,展示了为村民建房绘制的设计图,还公布了老街基乡及尚志市周边的建材供应商联系方式,包括砂石、水泥、板材、钢材等,供村民自主选择、自主购买。同时,乡里还设置了房屋供求信息栏,有需求的村民可以自行张贴房屋买卖信息。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的损失,受灾后龙王庙村还争分夺秒地开展损毁农田、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力保农作物应收尽收。“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记者在龙王庙村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如今的龙王庙村又再次焕发出昔日的生机,一处处新建房屋和现代化的家居设施让村民们的幸福感更强了。灾后重建过程中,龙王庙村事无巨细地解决了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受灾群众切实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