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是指通过制定优化的工作制度,发展有利于职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支持男女职工平衡工作、家庭和个人生活,让职工能在身心健康的状态下投入工作的工作场所。对于职工来说,该机制能让其合理地将时间分配于工作、家庭及个人休闲等领域,减少工作与家庭生活之间的角色冲突,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福利待遇以及平等的职业发展机会。值得关注的是,建设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在解决职工后顾之忧的同时,也能帮助职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才流失,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2023年6月,围绕理念态度友好、职业发展友好、生育保护友好、照护支持友好、工作安排友好、职业健康友好的“六个友好”标准,中华全国总工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建设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本刊现对部分入围案例做成果展示及经验推广,供交流参考。
滴滴:
营造多元包容型职场环境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率先成立了女性员工组织,制定和发布了系列惠及女性职业发展、职场性别平等以及家庭友好的政策和活动项目。
2017年3月29日,公司建立滴滴女性联盟,旨在激发公司多元文化,推动高潜能女性更快成长,创造更有利于女性职场发展的工作环境。作为中国互联网公司推出的第一个针对女性职业发展的项目,滴滴女性联盟一直致力于制定和发布惠及女性的政策和项目,帮助职场女性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公司举办了女性主题月、多元包容月等关爱主题活动,推动建设多元包容的职场环境,共发起80余次女性发展及赋能的互动活动,专门建立了职场妈妈专属交流社区,致力于从更广泛、更丰富、更细腻的多元包容视角出发,推动女性友好和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的建设。
中国一汽:
成立爱心互助基金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建设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深入开展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严格落实产假、陪产假、育儿假等政策规定;推动解决女职工工作和生活问题百余项,切实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
成立中国一汽爱心互助基金,创新开展“关爱贫困母亲,创建幸福家庭”“情系特殊儿童,共享温暖阳光”等慰问活动,精心打造“红旗缘”员工集体婚礼、“红旗情”单身联谊两大品牌活动。服务育龄职工,拓展专项健康筛查、中医义诊、心理疏导、哺乳室、子女托管等服务,惠及全体女职工;打造“旗享服务圈”,精心创建“旗意”咖啡书吧等,不断满足广大女职工多样化生活需要。通过“巾帼大学习”“巾帼大宣讲”等形式,把学习课堂搬到工厂车间、生产一线,直达班组,参与率100%,持续推动广大女职工提素质、增技能、涨本领。近五年,培养选树集团级以上巾帼先进300余人次。
吕巷车镜:
“工健通”结出职业健康“幸福果”
吕巷汽车零部件江苏有限公司以“工健通”为载体,积极提升女职工职业健康幸福感。构建女职工健康平台,与医院签订驻企服务,开通会诊、转诊直通车;建立女职工健康档案,根据每个人存在的健康风险、疾病治疗情况,及时回访,调整治疗方案;开通一对一专家健康咨询;针对女职工患病较多的病种开设健康讲座,助其树立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理念。
同时,公司在企业管理中突出对女职工的健康管理,分类施策。对有情绪障碍倾向的女职工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女职工走出心理阴影;为孕期女职工调整劳动强度大或接触有害物质的工作岗位,不安排大夜班或超时加班;改善女职工生产环境,在高温季节发放劳保用品和营养食品,将女职工健康知识宣传常态化;建立以女职工健康驿站为基础的康乃馨服务站,设立“健康聊聊吧”“健康书籍阅读书角”等场所,创设舒心暖心的环境,方便女职工化解心理压力和学习健康知识有去处。
昌飞公司:
助力职工享有更多暖心服务
航空工业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切实维护和保障女职工合法权益,将帮助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的措施内容纳入职工集体合同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当中,每三年按照程序组织签订集体合同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以签订女职工权益共保协议的形式,对“四期”女职工给予特殊保护和适当照顾,确保女职工孕产假、哺乳假、生育医疗费用以及相关生育津贴等待遇落实到位。
公司结合女职工特点,开展女职工专项劳动与技能竞赛、女劳模和巾帼标兵的评选,每年举办“她力量,向未来”颁奖文艺晚会;建成150多平方米的“职工微家”和多个“爱心小屋”,每季度开展孕产妇保健知识讲座,每年举办瑜伽和健身操以及茶艺、插花、烘焙等沙龙活动。
开展“知心大姐”红娘志愿者专项服务行动以及单身青年职工联谊活动;连续开展暑期爱心托管、职工子女托育服务以及日常托管托育延时服务,惠及近千名职工;每季度邀请专家开展幸福大讲堂和家庭教育课堂,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播和谐的家庭新理念。
广州视源:
让职工事业有成生活幸福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遵循“六个友好”建设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依法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积极保障职工福利待遇;向已定岗职工及职工父母、配偶提供免费的全面体检,并建立职工及其家属健康档案;建设便民门诊,其中设有全科、妇科、儿科、康复理疗科(含产后康复)等18个科室,并具有疫苗接种资质;视源工会在各园区建设“健康小屋”,提供便民健康问诊服务。
视源工会设立专职EAP团队,构建四级干预体系。针对女职工群体开展专题干预,涵盖新婚夫妇、新生儿父母、孕产妇等人群。2022年,共开展心理咨询740人次,心理体检1721人,心理科普及心理活动49场,覆盖3597人次。
构建生育保护友好体系,为怀孕女职工建立孕期档案,并由健康管理员定期提供科学的健康指导;建设“爱心妈妈小屋”、孕妈餐厅、孕妈爱心车位、产后康复工作室等,提升女职工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为构建照护支持友好体系,已在公司四个产业园开展早幼托育服务,服务近500名职工子女,累计为2000多个视源职工家庭提供子女早教服务。视源工会早幼中心于2022年获评“广州市爱心托育班”。
哈东安发动机:
奉行职工至上 共建东安幸福家
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基层声音,通过总经理信箱、职工代表提案、微讯专栏等形式倾听职工诉求,解决职工实际困难。
严格执行女职工产假180天,男职工护理假15天,返岗后都能回到原岗位,且薪酬不降低。女职工在其孩子18个月内可享受哺乳假,每天2次哺乳时间,每次30分钟。生育医疗费和生育津贴均按规定执行,职工生育享有500元生育慰问金。
为满足女职工对母婴设施的需求,公司在生产一线单位建设了3个母婴爱心室,配备了沙发、冰箱、空调等设施,为“背奶妈妈”和孕期女职工提供了安全、舒适、私密的场所;协调东安幼儿园开办的幼儿托管班,有效解决了双职工无人看娃的难题。注重落实女职工特殊时期待遇,对孕期到产后7个月的女职工,单位主动减少其工作量或将其调到劳动强度低的岗位;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女职工,在其孕期、哺乳期及时为其调整岗位,待哺乳期满后,再调回原岗位。
携程:
以人为本 与员工在职场旅程中携手同行
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高度关注人口发展与社会创新等问题,积极带头推动携程集团建设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
公司在招聘和晋升中不设性别限制,所有岗位同工同酬,积极吸纳女性员工充实团队,并为她们创造公平的职业上升路径;制定《反性骚扰行为准则》,明确内部投诉渠道,以期杜绝职场骚扰行为。目前公司所有员工中,女性数量占一半以上,41%的中层员工、1/3的副总裁及以上级别的高管皆为女性。
在鼓励生育的实践中,公司发布了孕期交通费、生育礼金和生育医疗补贴等福利,在生育福利上年均投入近800万元。2023年6月30日,推出“程二代程长礼金”,明确自2023年7月1日起,入职满三年的员工,不论性别,每新生育一个孩子,将获得每年1万元的现金补贴,发放至孩子满5周岁为止。参与组织上海青年志愿者助力脱贫攻坚系列活动之“携程·志汇护航 梦想教室”活动,进一步激发全员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尧舜智能袜业:
坚持“以奋斗者为本” 切实让职工普惠受益
安徽尧舜智能袜业有限公司实施职工家庭家访机制,适时进行家访,及时了解职工在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方面的困难和需求;建立《员工关怀慰问制度》,关爱项目包括职工生日蛋糕、生病住院慰问、直系亲属丧事慰问、职工子女升学奖励及职工家访等。
2021年6月,公司投资创办了正时托管托育服务中心,为职工适龄子女提供托管托育服务,包括校外托、暑假托、寒假托等,间接补贴托管托育资金50余万元,切实让百名职工普惠受益。
针对县城内陪读妈妈特殊群体,公司设置专岗开展女性专场招聘,建立女职工定时标准弹性工作制,切实帮助女职工实现就业带娃两不误。针对子女处在幼儿园阶段的女性就业需求,公司还特设六小时临时工作岗,努力帮助女职工实现就近工作。
齐都药业:
营造“建家”文化 打造“暖心”企业
齐都药业集团深入实施“爱在齐药”职工关爱工程,从工资待遇、婚丧嫁娶、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奖学)等九个方面制定落实贴心服务职工的制度规定,近三年来的服务累计投入1200余万元。
公司严格执行产假制度,女职工产假期满后,可自愿申请一年育儿假;建设高标准“工会妈妈小屋”,为孕产期、哺乳期女职工提供私密、安全、卫生的休息场所;为解决职工1~3岁幼儿照护难问题,开设当地首家企业自办的托育中心,累计托育幼儿130余名,惠及职工近200人。
公司于2019年首次探索开办了职工子女暑期托管班。托管班不收取管理费,遵循“暖心关爱、灵活服务”宗旨,弹性设置托管时间,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等多样化托管方式满足了职工不同需求。累计托管学生261人次,惠及职工198人,实现职工带娃上班无后顾之忧,被评为“全国工会爱心托管班”。
重庆医药:
开展“爱和美让你熠熠生辉”主题活动
近年来,重庆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结合集团女职工多的特点,持续四年开展“爱和美让你熠熠生辉”主题活动;集团鼓励女职工积极参加岗位技能培训、竞赛,为女职工提供干事创业平台。
鼓励生育,修订《职工婚育管理实施办法》,新增育儿假和独生子女陪护假;新增购买在职女职工特殊疾病互助保障险。目前,集团共有1787名职工生育二孩,88名职工生育三孩;全国各级工会建设50余个“爱心妈咪屋”,重药大厦、重药和平物流等5个“爱心妈咪屋”成为重庆市“小屋”功能拓展升级建设点。
坚持以“知心大姐”为桥梁,多措并举,全面维护职工权益。推进企业年金制度。定期组织健康体检、“两癌”筛查、心理咨询,组织宫颈癌疫苗接种活动。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培养知识型、技能型职工队伍。集团荣获重庆市网上劳动和技能竞赛集体一等奖,70余名女职工荣获“年度之星”“季度之星”“月度之星”等称号。
本版文字整理:徐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