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我想要一块手表。”“我想要一套文具。”“我想要一个1000块的拼图。”
5月30日,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坦洪乡漠华中心小学孩子们的微心愿实现了。当天,浙江省妇联机关的“爱心妈妈”们来到他们身边,给结对的孩子们送上节日礼物。
今年以来,浙江省妇联统筹协同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通过建机制、抓服务、强支持等举措,助力更多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思想有引领、生活有帮助、学习有帮扶、安全有保障。
如何让“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落地落实?带着这样的思考,今年浙江省妇联牵头省委社会工作部、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等九部门联合制定《浙江省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制度上定下关爱机制总基调。
“温暖守护计划”提升关爱规范化水平、“赋能成长计划”强化服务专业化能力、“爱心助力计划”促进工作可持续发展……《方案》中的重点任务要求高、举措实,要求三年持续攻坚后,做到应结尽结,逐步形成党委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家庭尽责的关爱服务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招募爱心妈妈15601人,结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17456人。
金华市实施《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衢州出台《衢州市深化开展“三衢妈妈”结对关爱儿童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舟山市妇联联合九部门印发《深化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各地因地制宜加强顶层设计,建立起各具特色的一体化推进机制。
由于每个孩子的性格和成长环境不同,常态化的精准关爱尤为重要。浙江省妇联机关干部带头结对,以结对帮扶点武义县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为重点对象,提供寄送爱心家书、实现小微心愿、开设周末课堂等服务。
如今,越来越多的妇联执委、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最美家庭成员、巾帼志愿者等加入关爱服务队伍。
六一儿童节前,杭州市临平区“爱心妈妈”开创推出“1+1+N”志愿服务新模式,即1个慈善项目、1个社会组织和N名“爱心妈妈”,形成立体式、专业化的服务氛围。
当前,浙江全省各级妇联组织积极拓展服务资源、培育社会组织,社会化实施儿童公益服务项目,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带动社会公众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