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两纲之窗 PDF版下载

版面: 两纲之窗

新疆深入实施就业惠民工程,实现“人人有事干、人人能就业、天天有收入”

“新疆古丽”走出家门 幸福有了新变化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

    记者 王江平

    “我现在月工资8000至10000元,年终奖拿了3万元左右,公司股东分红1万元……”5月28日,麦日甫克孜·米吉提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算了算,她2023年全年收入超20万元,这不菲的收入不仅让她成为家里的经济“顶梁柱”,还成了村民的学习榜样。

    “好时代真是给女性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村里的姐妹收入好了不说,很多人成为职业女性,有价值、有技能,真好。”麦日甫克孜向记者描绘了众多“新疆古丽”在各行各业的不同变化,“我现在在公司打工,是给自己开创一份事业。”

    像麦日甫克孜这样的女性还有很多,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就业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新疆古丽”从有技能、有事干、有钱挣向多技能、多干事、多挣钱升级,实现“人人有事干、人人能就业、天天有收入”。从沙漠腹地到北上广深,她们走出家门走向世界,生活越来越好、钱越挣越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据了解,新疆对就业困难人员一个不落、全面帮扶,一人一策、精准实施。2023年,新疆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8.22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为充分保障妇女儿童发展权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妇儿工委协调、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发力、同步推进的妇女儿童工作格局。

    来自新疆墨玉县的阿曼妮莎·阿卜杜卡迪尔在当地一家食用菌有限公司上班,与她一起在这里工作的同村村民有50~60人,阿曼妮莎告诉记者,2019年10月,她循着村委会给的招工信息来到树上老菌菌业有限公司,从一名普工做起,经过不断学习,阿曼妮莎进步飞快。

    因为有不错的国家通用语言基础,渴求上进的阿曼妮莎主动找到厂里领导,想晋升为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更高的质检员。得知她的想法后,公司便把她从大棚基地调到质检部门,一步步教起,阿曼妮莎更是刻苦认真地学。

    经过5个月的努力,考核合格后,阿曼妮莎从一名普工成长为一名质检员,月工资也从1200元涨到了3000元。6个月后,勤奋好学的阿曼妮莎又成为厂里的综合培训讲师。

    “以前手里经常没钱,想给孩子买个奶粉都困难。现在自己可以出来挣钱了,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以前没发现自己有能力,进厂后才发现自己能力挺强,挣钱花钱的感觉真的很好。”现在阿曼妮莎的爱人在建筑工地每月有5000元收入,除去简单开销外,都交给她管。

    菌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越来越多跟阿曼妮莎一样的女性走出家门,成为产业工人,收入不断增加。

    从湖南理工大学毕业来到新疆皮山县的刘钰发现,越来越多的女性认识到女人的命运不只是围在家里的锅台边,她们可以学会技能,有知识、有价值地活跃在社会各行各业。

    数据显示,2024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84亿人次。其中,许多女性从“东南飞”变“西北飞”,前往新疆务工,有的甚至已经坚持了20多年。多年来,新疆成了这些外来务工女性的第二故乡,她们在助力新疆城市建设的同时,见证着新就业机会的涌现。

    “‘五一’买了苹果、红枣和其他干果寄回老家,给亲戚朋友分享新疆特产。”5月25日,来自重庆的冯春燕告诉记者,新疆当地的特产是她经常采购的必备品,2023年还专门寄了牛羊肉回家,“赚得多就多买点儿,好吃!”

    “赚得多”也是冯春燕16年前从家乡来新疆的主要原因。23岁时,冯春燕跟着开大货车的丈夫来到新疆阿克苏务工,从不太熟练的苹果包装工干起,如今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日子越来越好。

    新疆巴州妇联党组书记刘梅告诉记者,现在新疆基层女性学国家通用语言,学技能,有了收入,重视提升自我,重视家庭教育,变化真的特别大。从城市到乡村,新疆女性整体上的变化有质有量,从有技能向有价值等更高阶段发展。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