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西岗小学校长杨晔看来,真心的关怀是走进孩子心灵的钥匙。
杨晔介绍,学校开展“我和我的家庭”“我和我的家乡”等一系列故事表演活动,让学生去了解家庭、了解家乡,更将自己的情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让老师们全方位了解孩子。
每年春节前,学校会开展党员送爱心活动,走访30个特殊家庭,为孩子们送去学校的关怀。在走访中,通过和家长沟通,和学生交流,积极促进家校共育,让家长信任学校,让孩子们信任教师。
学校与社会爱心组织开展的“你的心愿我满足”活动,让每个孩子都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写出自己的心愿。
让杨晔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多孩家庭长女的心愿,这位孩子写下了“我想有一盏台灯,这样我和弟弟妹妹们就不用挤在一盏昏暗的吊灯下学习了”。杨晔得知后,立刻送给孩子一盏台灯,孩子非常感动,将这份感动化为学习的动力。
“孩子是一个不断成长的个体,通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在参与中明白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大胆表达,正确作为才能赢得尊重。”杨晔说。
如果说当校长之前的杨晔是“知心姐姐”,那现在的她就是“爱心妈妈”。
学校一位孩子的妈妈长期在外地工作,父亲忙于自家的鱼塘缺少陪伴,孩子正处于叛逆期,杨晔就让自己的儿子和这个孩子成为朋友,还把孩子带到家里过周末。久而久之,这个孩子感受到关爱和温暖,渐渐敞开了内心。
“从那以后,这个孩子很喜欢和我们沟通。” 杨晔说,在和孩子们沟通时,多以妈妈的角色代入,孩子们就不会有压力感,在交流时能听到他们更多真实的想法。
在孩子们眼中,杨晔就是“校长妈妈”,做孩子们的榜样,言行得到孩子们的认可,沟通就不会有问题。
作为教育工作者,耐心很重要。和孩子沟通,越是真诚,越是从细节入手,就越能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得到他们的信任。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希望每所学校都能够配备一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因为有了一名专职心理教师,就能成立工作室带动一批兼职教师来守护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杨晔表示,今后将继续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让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更和谐、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