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记者 张薇
“我想要成为职业球员,为国争光。”“我的梦想是到皇马,给他们当教练。”当两个来自贵州榕江的“村超”女孩毫不犹豫地说出她们的梦想,很难不感叹,一颗小小的足球,竟然有点燃如此灿烂梦想的力量。
1日,在能容纳9万人的伦敦温布利大球场,除了浩浩荡荡的皇马、多特球迷,还有两名来自中国的小学生。作为“逐梦”女足的队员,四年级的龙通怡和五年级的石琪琪受邀在OPPO的贵宾区现场观看了这场欧冠决战。
短发的龙通怡快言快语。虽然来到伦敦让她感到兴奋,但她同时为7个没能及时获得签证的队友感到难过。“我觉得我们是一个队的,来就应该一起来。”即便只踢了一年球,但龙通怡觉得自己离成为职业球员的梦想一点也不遥远。“我觉得慢慢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
石琪琪显得更为沉稳,她去年去过西班牙参观伯纳乌球场,还看了一场欧冠女足比赛。她说现在看起来自己要实现梦想还有点难,还需要继续努力。但她并没有把梦想藏在心里,而是大方分享给爸爸妈妈,还得到了他们的鼓励。
让孩子们敢于做梦,正是李田发起“逐梦”公益项目的初衷之一。作为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逐梦”青少年足球发展基金发起人、捐赠人,他希望通过在边远地区开展青少年女足运动,让踢球的女孩子们获得上高中甚至上大学的机会。“逐梦”项目去年7月在榕江县正式启动,目前已有超过100名女童参训。
贵州“村超”运营管理负责人彭西西则坦言,虽然榕江几十年来田间地头的足球比赛不断,但女孩子踢球也还是新鲜事。“不过现在已经很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家长带着孩子们走进球场,真的是全民运动。”
彭西西认为,对“村超”女孩而言,足球不是唯一的成长途径,但在现阶段确实给小朋友们增加了很多机会。“不只是锻炼体质,也能树立信心。不管以后是不是走专业道路,对个人成长发展来说都有更多可能性。”
这一次英国行,彭西西并不仅仅想让孩子们感受一下顶级球赛的氛围。“也想带她们去剑桥、牛津,看看世界一流的大学,在小孩子心里打个样。通过这个机会,让梦想的种子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