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新女学周刊 PDF版下载

栏目:专家视点

版面: 新女学周刊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振兴女性人才队伍建设的逻辑与对策


    ·阅读提示·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乡村振兴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深入剖析了乡村振兴中女性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加强女性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乡村的数字化转型。文章从数字化转型的双重内涵出发,明确提出了赋能数字化与数字化赋能的双向需求,提出了乡村振兴女性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方向。通过详细阐述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振兴女性人才队伍建设的逻辑框架,包括技术逻辑、空间逻辑和主体逻辑,文章为构建适应数字化转型需求的女性人才队伍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 郑长忠

    数字中国建设,农村不可缺位,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振兴,妇女不可缺席,而做好各项工作,人才是关键。因此,推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振兴女性人才队伍建设,成为了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任务之一,需要党政重视和社会关注,而妇联努力是其中关键。

    在赋能数字化与数字化赋能之间:数字化转型与人才队伍建设

    数字化转型,既要求运用数字技术使数字化转型成为可能,也要求适应数字化转型使数字文明得以形成。这就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赋能数字化与数字化赋能两方面的要求。

    ——在运用数字技术与适应数字文明之间:数字化转型的双重内涵

    为了适应数字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全方位影响和变化,国家“十四五”规划对数字中国建设进行了部署,标志着我国迎来了数字文明时代。数字文明发展对我们提出了两方面要求:一是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推进数字化转型。所谓数字化转型,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全方位运用,从而推动方式转变、提高能力水平、改变运行规则的过程。因此,数字化转型的前提就是数字技术的运用。二是要求我们必须充分适应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文明发展。数字化转型意味着文明体系的各模块和各领域,都将因数字技术运用而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变化,应用相应技术和手段,并使之成为其素质内容。

    ——运用数字技术与赋能数字化:数字化转型与人才队伍建设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构建相应人才队伍,成为了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开发数字化红利的关键所在。以城市为例,作为系统工程,全面数字化转型必须构建起以底座、中枢、平台互联互通的城市数基,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三位一体”的城市数体,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治”的城市数治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数字化总体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生产生活全局转变、数据要素全域赋能、理念规则全面重塑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局面。而要做到这些,既要有懂数字技术的人才力量,也要有了解城市各领域运行的人才队伍。因此,要顺利推动数字化转型就必须构建以数字化人才为基础的具有复合型结构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

    ——适应数字文明与数字化赋能:数字化转型与人才队伍建设

    数字化转型所出现的应用场景将遍布于各领域,成为我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支持、手段和载体。然而,这些场景和手段的应用,既需要数字思维,也有技术要求,从而对两类人才产生了需求:一是培训和帮助其他社会成员形成这方面素质的人才,二是较好应用这些场景和相应手段的人才。对于数字文明发展来讲,虽然运用数字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人才是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能适应数字环境的人才却起到基础性作用。

    数字化转型与乡村振兴的女性人才队伍建设:逻辑与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发展特点,使妇女在农村建设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如能借数字化转型势能,加强女性人才建设,盘活这一人力资源,既对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数字中国建设具有特殊作用。

    ——数字化转型与乡村振兴:数字文明背景下的农村发展逻辑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并将之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与此同时,数字技术革命发展也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党的十九大也明确提出要建设数字中国。这就意味着,我国“三农”工作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其技术环境也发生了变化,需要我们利用数字技术及其影响来推动乡村振兴。为此,2019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2022年1月十部门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进行落实,强调“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在赋能数字化与数字化赋能之间: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振兴的女性人才队伍建设的技术逻辑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中办和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出乡村振兴需要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等5类20种人才。分析数字乡村和乡村人才振兴有关文件,我们发现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振兴需要两方面人才:赋能数字化的人才和数字化赋能的人才。前者是指围绕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数字技术运用,推动乡村各领域和各方面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性和管理性人才。后者是指适应数字化转型以提高自身能力的各方面人才。对于后者来说,就是要对5类20种乡村振兴人才进行培训,使其具有数字化素质。这一技术逻辑和要求也适用于女性人才队伍建设。

    ——在属地化与全国化之间: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振兴的女性人才队伍建设的空间逻辑

    数字化转型需要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作用。由于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村地区数字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区域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求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振兴女性人才队伍建设应扩展到全国,要有“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意识,通过市场整合全国各地的数字企业和平台的人才,利用本地在外学习、创业和务工女性人才来服务本地数字化发展,即在空间逻辑上,应形成属地化所有和全国化所用的人才整合模式。

    ——在类型化与层级化之间: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振兴的女性人才队伍建设的主体逻辑

    从技术角度来讲,数字化转型需要数字技术中各种类型的人才。从领域角度来讲,数字化转型也需要各领域的人才与之配合。同时,所需人才,既要高级人才,也要中、低级人才。因此,在主体逻辑上,类型化与层级化就成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振兴女性人才队伍建设需要考虑的两个维度。

    构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振兴女性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新格局:对策与建议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推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振兴女性人才队伍建设既是乡村振兴中人才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妇联组织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推动农村妇女工作的重要抓手。因此,构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振兴女性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格局,就成为妇联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女性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乡村人才振兴战略

    我们认为妇联组织应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推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振兴女性人才队伍建设的内容,纳入全国以及地方层面的乡村振兴中人才振兴规划和数字乡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中。如果大的整体规划有困难的话,可将之结合进具体专项行动方案中。妇联组织应与有关部门积极协商,在具体政策落实内容中,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振兴女性人才队伍建设的内容结合进去。

    ——发挥妇联优势,推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女性人才队伍建设

    妇联组织应该根据数字化转型乡村振兴女性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要求,结合自身优势来推动落实。我们认为,妇联组织可以发挥以下优势来推动这项工作:一是发挥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优势。可以请求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协调有关党委和政府职能部门予以支持,同时还可以与工商联和共青团等群团组织进行合作。二是发挥妇联组织作为全国性组织优势。地方妇联组织可通过与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妇联组织、数字企业所在的城市妇联组织以及本地人在外地开设企业的力量进行合作,整合相应女性数字人才资源。三是发挥妇联组织作为妇女群众组织的优势。妇联组织可根据人才类别和层级的需要,分领域和分层级对不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振兴女性人才进行组织和培养。

    ——根据区域禀赋,开展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女性人才队伍建设试点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振兴女性人才队伍建设,应根据不同区域的数字化转型及其人才条件所拥有的禀赋差异,展开差异化试点工作。一是试点工作可以围绕整体方案或者不同领域、不同人才类型展开。二是试点工作可以在设区市或县域层面展开。三是试点工作应涵盖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振兴女性人才队伍建设的结构性要素。四是试点工作应该将推动这项工作纳入本地乡村振兴中人才振兴计划或者数字乡村建设规划中。五是一些条件成熟的地方,还可以将这项工作纳入当地党委、深改委所推动的工作中。

    (作者为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中国妇女研究会常务理事)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