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成长规律,切莫拔苗助长
近年来,医学上主要用于治疗矮小症的生长激素在家长圈颇受欢迎。有家长看到孩子身高低于同龄人,或者想让孩子长得更高,便想到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然而,有媒体近日采访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数十名给孩子注射过生长激素的家长发现,他们的孩子虽然身高有所改善,但各种副作用也不少。
用激素助长反映了部分家长对孩子身高所产生的焦虑。孩子的生长发育因个体差异有快有慢,家长理应正视现状,而不是通过施加“外力”拔苗助长。对于发育正常的孩子来说,强行用生长激素进行“拔高”,其产生的各种副作用反而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人为干扰孩子的客观成长规律,最终只会适得其反。如确有必要,家长也应通过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之后,谨遵医嘱进行治疗,切忌滥用激素类药物对孩子进行一厢情愿地“催熟”。
老楼加装电梯,服务亟须跟上
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南里二区电梯已停运半年、东城区都市馨园电梯停运近5个月后重启……北京一些老楼加装的电梯“趴窝”的情况近期引发关注。有媒体记者走访上述小区了解到,自近年推进老楼加装电梯工作以来,北京已加装电梯数千部,深受市民好评。然而,随着首个5年计费期结束,因缴费户数减少带来运营资金缺口,导致一些电梯停运。
给老楼加装电梯,完善了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方便了群众的生活。然而,这样的惠民举措却正在面临“停摆”的尴尬现状,究其原因,是居民和运营方对于如何缴费产生了分歧。老楼加装电梯的善政需要运营、服务的及时跟进,对于类似的分歧和矛盾,相关部门应积极介入,做好协调工作,与居民和运营方一起探索稳妥可行的付费模式,为电梯的长期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别让“共享单车儿童座椅”成“伤娃利器”
近日,一种外观类似一块木板的前置“共享单车儿童座椅”颇受欢迎。不少家长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再也不怕骑车时没法带孩子”“对付懒娃的神器”……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共享单车儿童座椅”,价格几十元到100多元不等,不少店铺该类商品的销量达数千。
用户骑共享单车时安装“儿童座椅”载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从市场上销售的前置“共享单车儿童座椅”情况来看,普遍存在支撑点不足、不够坚固的问题。因此,为保护儿童安全出行,需要监管部门、共享单车平台和用户多方共同发力、合力共治。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共享单车儿童座椅”的监管,尽快出台“共享单车儿童座椅”的生产和使用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共享单车平台应与儿童座椅生产企业合作,投放自带儿童座椅的共享单车,满足宝爸宝妈载娃出行的需求;广大共享单车用户需要提高安全骑车意识,自觉拒绝购买、安装危险的“共享单车儿童座椅”,严格依法、文明骑车。
王恒 整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