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妇联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妇联工作部署,对“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进行提质拓面、提档升级,作为重庆市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重要举措,融入巾帼“五联工程”、“渝好”八大品牌、十三大项目整体目标体系中统筹谋划,以“渝好关爱”特色品牌统领“爱心妈妈”工作,务实结对关爱1331工作举措,擦亮“渝好爱心妈妈”品牌,让爱有心、情有系、护有方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张凌漪
□ 乐丁
“ 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舞台上的孩子们自信而快乐,台下的“渝好爱心妈妈”们情不自禁地为他们打起了节拍。孩子们齐唱、领唱、说唱,精彩的节目轮番上演,“渝好爱心妈妈”不时走上去拥着自己的“孩子”共同释放着内心的幸福感,嘹亮的歌声和温暖的氛围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近日,重庆市合川区妇联在卓尔实验学校举行了“渝你同好 幸福一生”“渝好”欢唱团校园快闪活动,“渝好爱心妈妈”们陪伴孩子用歌声唱出心声,并为他们送去了安全自护知识讲座和学习用具,这些留守、流动儿童脸上的笑容让所有人动容。
近年来,重庆市妇联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妇联工作部署,对“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进行提质拓面、提档升级,作为重庆市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重要举措,融入巾帼“五联工程”、“渝好”八大品牌、十三大项目整体目标体系中统筹谋划,以“渝好关爱”特色品牌统领“爱心妈妈”工作,务实结对关爱1331工作举措,擦亮“渝好爱心妈妈”品牌,让爱有心、情有系、护有方。
建好一支队伍 拓面应结尽结
江津区油溪镇蜂岗村妇联主席何鸿英在区妇联的结对帮扶活动中和孤儿海峰(化名)牵手,成了没有血缘的“母子”。在学校,何鸿英和老师共同为海峰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在家里,年夜饭、亲子日、生日会,孩子的心被幸福填得满满的。何鸿英还自费报了心理学培训班,与海峰一起参加妇联的团辅活动。如今,海峰成了一个阳光大男孩,曾经柔弱的“小苗”变成了一棵大树。
在这片巴渝大地,“爱心妈妈”队伍实现了全领域、多口径,一大批有奉献心有责任感的女性纷纷加入,汇聚成爱的洪流。在重庆市妇联的指导下,各区县深化“1+1+N”(1个“爱心妈妈”结对关爱1个儿童,拓展社会关爱N力量)模式,进一步壮大“爱心妈妈”队伍,组建了以妇联干部、执委为主体的“渝好爱心妈妈队伍”,依托“红岩先锋工程”等载体,广泛动员三八红旗手、最美家庭成员等,目前全市已招募“爱心妈妈”5万余人。
做实三个结对 分类精准关爱
未成年人小代曾参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主动投案后,丰都县检察院对其作了微罪不起诉决定。在走访中,县检察院发现小代父母的监管能力和教育方法均存在不足。县妇联接受家教指导案转介后,多次联系小代父母到所在社区家长学校学习家教方法,加强监护监管能力,并委托专业家教指导师提供上门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其父母改善教育方式。同时县检察院、妇联和社区共同配合实现对小代家庭的长期持续回访。经过学习指导,小代父母充分认识到家教的重要性,改善了亲子关系,目前小代已考上大学,开启新的人生。
近年来,重庆市妇联分类分层推进对接,把关爱服务融入日常、做在经常。抓好困难关爱“一对一”,对生活、学习等存在特殊困难的留守、困境儿童,精准匹配1名“爱心妈妈”,做实每周与孩子联系一次、持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等“6+1”日常关爱。抓好重点关爱“多对一”,对心理行为问题突出,存在侵害他人或遭受侵害风险的留守、困境儿童,拓展对接老师、医生、民警等帮扶“N”力量,实现“一人一档一策一专班”。
建立三项机制 全面提升赋能
在渝北区、沙坪坝区,有一群“老师妈妈”“警察妈妈”“医生妈妈”“心理妈妈”,她们以自己的专业呵护着孩子们成长。这是在市妇联指导下,两区妇联有针对性地建立的“爱心妈妈”工作室。工作室推行主理人制度,实施“幸福家+共成长”计划,为全区“渝好爱心妈妈”赋能,通过主理引领、名师课堂、主题沙龙等方式,打造一支“有情怀、有能量、有担当”的骨干妈妈队伍。
为让“爱心妈妈”真正成为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重庆市妇联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健全了各项指导、评估及激励等机制,促进了“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能力的高质量提升。
通过建立培训指导机制,每年组织“爱心妈妈”及工作骨干开展培训示范交流,定期开展案例式教学辅导指导,帮助“爱心妈妈”心理调适,推动解决结对帮扶过程中困难问题。通过建立评估督导机制,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督导,对受助儿童、监护人等开展调查走访,客观评估结对关爱情况,及时补齐工作短板。
开发一个应用 数字迭代升级
重庆市妇联开发的“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数字应用平台,整合民政、教育等部门应用系统平台数据,可以实时抓取和更新留守、困境儿童基础信息,还可智能辅助匹配建成“爱心妈妈”电子档案。
铜梁区女企业家商会党支部书记刘蕴在线上被招募为成长爱护人,对接了年满18岁的困境儿童刘晓晓(化名),为给孩子全成长周期的关爱,针对刘晓晓的实际情况,刘蕴给予了不少有针对性的帮助。去年,在刘蕴的指导下,晓晓顺利大学毕业当上了护士。
据介绍,铜梁区区妇联还借助“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数字应用平台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事项清单,“爱心妈妈”可对照清单逐项完成。
据重庆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艺介绍,市妇联接下来将进一步提档升级“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通过构筑关爱体系、提升关爱能力、提质关爱实效,推动2024—2026三年持续攻坚,逐步形成协同联动、形式多样、动态管理、广泛参与的关爱服务格局,“队伍夯实、精准结对、数字赋能、宣传展示、支持激励”的全链条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工作品牌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