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综合 PDF版下载

版面: 要闻综合

安徽合肥创新社区议事平台

香樟树下“唠家常” 排忧解难“见日常”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蓓

    “大爷大妈,最近生活上可遇到什么烦恼需要社区邻里帮忙?对社区有没有意见建议?”还没到下午三点,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包公街道炳辉社区党委副书记郭小靓,就和同事一起走进小区里正在树下纳凉聊天的群众中间,并招呼附近休闲娱乐的居民一起坐下来“唠嗑”。

    “每周一放映电影就非常好!每周我都会来看。”说话的是69岁的黄守干老人,他是社区老党员。话匣子一打开,提意见谈想法的居民越来越多。“小区如果能建个老年食堂就好了,我们年纪大了,如果能有个食堂就太方便了。”“我们楼栋电梯故障了,这个问题麻烦解决一下。”……

    高大葳蕤的香樟树下,从居住环境、停车充电到居家养老、志愿服务,再到矛盾纠纷化解、社区服务保障……居民你一言我一语,与社区同志侃侃而谈。对居民反映的问题和建议,郭小靓和同事都在本子上一一记录,并不时给予解答。

    在炳辉社区,这样的“香樟树下唠家常”议事会,每周都会召开一次,社区同志和居民坐在一起,在“拉家常”“唠唠嗑”中问需于民,化解难题。

    “在香樟树下议事协商的形式,缘起于社区党委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常态化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郭小靓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炳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有6棵50多年树龄的香樟树。平日里,小区居民们习惯在树下纳凉聊天,社区同志便顺势把香樟树下打造成为收集社情民意的“情报站”,并对收集来的问题进行分类研判、梳理汇总,形成小区为民服务重点事项清单,逐渐形成了“香樟树下唠家常”这一工作方法和议事平台。

    几年来,社区也在不断完善协商方法和制度。结合党建“书记项目”,将书记责任清单化、项目化。推行“社区接待日”制度,让党员干部站在基层群众工作的前沿阵地。社区“两委”成员以信息员的身份轮流接待群众,每周三下午三点在香樟树下的居民广场收集居民诉求,为辖区群众答疑解惑,转被动为主动,努力将居民的急难愁盼化解在基层。

    辖区内的合肥市科委宿舍平房,2018年即被鉴定为D级危房。2021年底,合肥市启动危房重建解危工程,该项目成为全市首例。随后的5个月里,包公街道和社区召开了8次群众座谈会,就大家关心的建成后房屋产权归属、建设资金、设计方案、房屋分配方式等逐一与群众展开议事协商。如今,原址重建的新居有了独立卫生间、通了燃气,成了居民的温馨小屋。

    安装公司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原先只有60个电动车充电桩,但是有400多辆电动车,充电缺口非常大。居民反映这个问题后,社区及时协商议事,让居民自己决定在哪儿装、装多少、怎么装,不到10天时间就加装了80个充电桩。

    需求树下找,问题树下议,情谊树下结。“通过‘唠家常’,炳辉社区年均收集物业矛盾、邻里纠纷、基础设施老旧等各类问题需求200余件,先后解决了小区环境提升、老年人室外休闲座椅问题等百余件。”郭小靓告诉记者,社区还相继开展了针对不同群体的“中医舍”“益童心”“夕阳暖”“暖阳坊”等项目,建设“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站,提供日常的托养、助餐、健康、文体等15项服务,年服务超过8000人次。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