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妇女工作 PDF版下载

版面: 妇女工作

“90后”巾帼新农人张曼:

深耕沃土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贾莹莹

    六月的辽宁省彰武县郁郁葱葱,生机勃勃。阳光洒在嫩绿的叶片上,野花掩映在绿树间,如同繁星般点缀在大地上,散发出令人陶醉的芬芳。

    连日来,甜蜜蜜果蔬专业种植合作社游客络绎不绝,采摘、亲子研学、餐饮娱乐一应俱全,成为阜新市乃至周边地区游客们首选的打卡地。“从‘五一’开始,我们的餐饮和采摘就得提前预订了。”彰武县甜蜜蜜餐饮中心负责人张曼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合作社不仅经营传统的蔬果,还在当地妇联的支持下,打造了一系列文旅体验项目。

    “还得是年轻人,有思路,有想法!”甜蜜蜜果蔬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张曼的父亲张远渤感慨地说,“自从张曼回来,合作社人气更旺了,知名度也打开了。”

    2022年,听说大学生张曼从北京辞职回到合作社,村里的人都不理解。“北京条件好,赚得又多,还回来干啥。”张曼却很笃定,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振兴,农村肯定大有可为。

    张曼父母经营甜蜜蜜果蔬合作社多年,近几年种植的多种沙地香瓜、水果西红柿等产品的产量已成规模。为进一步提升蔬果种植品质,张曼与辽宁省农科院联合,亲自参与筛选适合在沙地上生长的种苗。“我们专门开辟了一块试验田,种了几十个品种,种子成熟后,邀请专家、顾客品尝试吃。”张曼告诉记者,合作社每一个品种在大面积种植前都要经过长时间的筛选,以确保口感、品质和抗旱性俱佳。

    凭借着精益求精做事业的劲头,张曼深耕乡村沃土,很快就从大城市白领转换到“新农人”角色。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张曼把眼光投向了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推动沙农业、沙文化、沙旅游融合发展。2021年,合作社新建3500平方米阳光温室,以优质农产品吸引旅游采摘,形成了集采摘、观赏、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近郊乡村旅游点。在自身壮大的同时,她积极引领当地妇女群众就业创业,帮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村里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竞相涌现。

    2022年,经阜新市、县妇联积极推荐,甜蜜蜜果蔬专业种植合作社成为省级巾帼科技示范基地。邀请省农科院研究所专家面向全镇及周边300余名农村妇女开展农业实用技术、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五期知识讲座,助力提升农村生产技能水平。

    西六家子镇西六家子村村民张凤兰已经在合作社工作5年,每天像城里人一样按时上下班,按月挣工资,生活得快乐而充实。“在大棚里干活不累,还能学点种植技术。”每一次合作社举办技能培训,张凤兰总是第一个报名,“技术学到手,自己种菜也能用上。”张凤兰告诉记者,她已经成了“半个专家”,街坊邻居家里有种植问题,都愿意来请教她。

    2023年2月,经阜新市妇联推荐,张曼作为乡村产业带头人在浙江大学参加了辽宁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训。“这次培训让我打开了眼界。”张曼深有感触地说,种得好,不如卖得好,想带动产业发展,必须打造自己的品牌。于是她结合家乡的地域优势,打造了“西六镇”沙地果蔬品牌,并搭乘电商“快车”,设立电商展示销售中心,开拓线上市场,进驻知名电商平台,每年为70余名农村妇女提供信息、技术、电商销售等服务。

    为更好地联系服务妇女群众,她还在合作社成立了“妇女微家”,加入了镇巾帼志愿服务队,在生产一线、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领域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

    “我们今后会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打造观光、旅游、生产为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张曼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新农人”,要打开更广阔的天地,注入更多新业态,让乡村成为城里人的“诗和远方”。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