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版面: 视点评论

要让“公益秀场”彻底凉凉


    尽管距离暑假还有大半个月,但不少研学机构推出的大凉山支教研学项目却早已售罄,甚至还有候补者正在排队等捡漏。记者调查发现,受商业利益驱使,一些研学机构会将大凉山的孩子包装为“寻求支教老师的学生”,并借此推出“7天收费万元就能拿到志愿者公益证书、乡村助学研学报告”的研学项目。在这些研学项目的渲染下,大凉山似乎成了“公益支教的秀场”。

    边远地区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稳定的教学生态,这是商业研学机构推出的大凉山支教研学项目解决不了的。对于研学机构和参与者而言,此类“打着公益旗号牟取私利”的商业研学,不仅违背了支教服务的初衷,更是对公益精神的亵渎。“支教”活动和“研学”活动本并不相通,对此,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和规范化引导,让其在各自的道路上有序、健康发展,共同维护“支教”的公益本质,为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孩子们带来真正的帮助和改变。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