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综合 PDF版下载

版面: 要闻综合

云南大理推进“她力量”普法宣传调解工作

巧解百姓“千千结” 解出民生“幸福码”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玉林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是我们的服务宗旨。”今年是“金花调解员”段利娟担任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上关镇司法所调解员的第十五个年头。

    每年,段利娟调解的离婚诉讼、家庭纠纷、赡养老人、邻里纠纷案件都有100多件,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她说,老百姓把她们当成亲人、朋友,家里遇到难事都来找她们,“只要接到调解诉求,会利用一切时间,找到双方当事人进行当面调解。”

    段利娟是大理州“她力量”普法宣传调解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理州各级妇联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妇联干部、巾帼志愿者、法律明白人、婚姻家庭调解员等作用,深入乡村开展有特色、接地气的普法宣传活动,运用女性特有的“乡情、亲情、友情、柔情”,在普法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贡献巾帼力量。

    发挥“柔性”优势 提高矛盾化解率

    走进大理市法院喜洲法庭“金花调解室”,身穿白族服饰、一口流利白族语的“金花调解员”段六丽一边向当事人询问事情的原委,一边认真做着记录。自2012年喜洲法庭成立“金花调解室”以来,小到家长里短、邻里矛盾,大到房屋拆迁、土地纠纷,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问题,都能到“金花调解室”进行调解。

    “金花调解员”也是“金花家事调查员”,她们借助传统风俗习惯疏导和启发群众,向大家讲法律、讲家风,讲正确婚恋观、讲邻里和谐,并利用“诉前+诉中+诉后”连环调解,设立回访制度,避免二次纠纷。

    如今,“金花调解”模式已在大理市全面推广,更多法律、心理、人类学等专业人才被聘请为特邀调解员,引入“金花调解”诉讼工作,“金花调解员”已遍布大理市的各行各业。

    除了“金花调解员”,在弥渡县的苴力镇,还活跃着一支由122名妇女志愿者组成的“女子调解队”。她们走家串户调解邻里矛盾纠纷,帮助孤寡老人打理家务、收种庄稼,为留守儿童温补功课……

    对于村内出现的矛盾纠纷,她们会依据法律法规、政策等及时进行调解。

    “我们首先是讲情、讲理,再讲法。”邹倩星是苴力村党总支副书记,也是“女子调解队”队长。她说,在苴力镇,离婚诉讼案件占家事案件的54.6%,所以“女子调解队”每年要接触大量的离婚调解工作。

    离婚冷静期是“女子调解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的工作重点,往往在判决之前,孩子的归属问题就由“女子调解队”做好了工作。在邹倩星看来,“女子调解队”的调解对象多为留守妇女、老人及儿童。调解中,女性的耐心、善于倾听等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提高了调解成功率,促进了家庭和谐,维护了社会稳定。

    携手联动 共筑社会和谐稳定

    “阿妹,你们过几天来我家吃饭哟,今天来帮我们夫妻俩解决矛盾,十分感谢!”听着电话那头满是感激和欣喜的话语,接电话的云龙县妇联工作人员嘴角也不由地上扬,脑海中浮现出调解现场的画面……

    当天中午,一名妇女来到县妇联寻求帮助。原来,夫妻俩在一次吵闹后,妻子一气之下说出离婚的话,丈夫信以为真,又伤心又愤怒。了解情况后,县妇联工作人员认为,夫妻俩没有太大的矛盾冲突,主要问题在于性格。于是,工作人员安抚好妻子情绪,第一时间给丈夫打电话沟通、疏解情绪,并联合镇、村妇联组织和村“两委”工作人员从男女性格差异、夫妻相处之道、家庭的经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对夫妻俩进行耐心疏导。最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集中调解后,夫妻俩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并表示会尝试换位思考多理解对方,改正自己的不足。

    祥云县妇联曾接待过一名年龄最小的“求助者”,是一个出生刚满3个月的女孩。女孩母亲在她出生满月后不久,离家出走音信全无。而女孩外婆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外公患病等原因,家庭不堪重负。女孩母亲离家出走后,父亲则以带大儿子为由,称不能再承担女孩的抚养监护。于是,女孩外婆就抱着她到当地妇联请求帮助。

    了解情况后,县妇联组织法律顾问及当地镇、村妇联干部和村“两委”工作人员,到家中开展调解工作。要求家属对女孩母亲进行劝导,并联系女孩父亲进行耐心调解,使其同意抚养女孩。最终,双方在法律顾问撰写的协议上签字,让女孩走上回家之路。

    这样的调解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得益于各级妇联组织和相关部门的紧密协作。近年来,大理州各级妇联组织与相关部门相互联动,大理州妇联与大理州委政法委在云南法阳律师事务所联合成立“大理州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实现县级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全覆盖,联合大理州委政法委启动“巾帼送法润农家”普法宣传活动等。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推动家事矛盾纠纷治理法治化、联动化、系统化。

    目前,大理州各级妇联正大力开展面向妇女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妇女群众切实增强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动员妇女在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平安创建中发挥积极作用。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