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PDF版下载

版面: 要闻

浙江星宝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吉英

乘风而起 以创新助力中国商品扬帆“出海”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杨辉 黄威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蔡冷玥

    齐耳微卷的头发,戴着一条发箍,身穿欧式裙,皮肤白白净净,声音温温柔柔,这位外形上走“甜妹”风的女老板叫张吉英,是浙江星宝伞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已在商海驰骋近30年。回顾创业几十年的最难忘瞬间,她立马想到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义乌商贸国际城考察的时刻。

    当天,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金华市先后考察了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义乌商贸国际城,了解当地发展对外贸易、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不夸张地说,我真的是万分荣幸!”张吉英喜笑颜开地说。义乌国际商贸城共有7.5万家商铺,张吉英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与总书记有着近距离接触的商户。“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代,才有了现在的好生活。”张吉英颇为感慨地说,随后她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从小摊位到大事业

    张吉英是新义乌人。20世纪90年代,她跟随做雨伞匠人的父亲从绍兴上虞来到义乌,在篁园市场租下一个摊位,开始了“前店后厂”的摆摊生活。

    “面积很小,雨伞在柜台上垒得很高,我就站在凳子上踮起脚尖做生意。”摆摊4个月后,一名来自巴基斯坦的客人光顾了张吉英的摊位,“我不会说英语,他不会说中文,两个人只能按计算器讨价还价。”

    整个交易过程虽然磕磕绊绊,但张吉英还是拿下了自己的第一笔外贸订单。高兴之余,张吉英敏锐地觉察到,外贸生意已蔚然成风,要想在义乌生存下去,不掌握外语肯定不行。当天晚上,她便花了980元报名培训班,连夜开始学习英语。

    “种田不离田头,看店不离柜台。”这是张吉英的父亲经常对她说的一句“生意经”。晚上学英语,白天“泡”在店里,成了张吉英的日常。

    “Hello。”只要看到有客商的眼神扫过自家店铺,张吉英都会热情地打上一声招呼。当客人一脚踏进店里,不管是新客还是老客,不管是大客户还是小客户,张吉英总会拿出十二分真诚对待。“要不要喝点水或者咖啡?”“快中午了,也给您订了一份餐。”……在她心里,要让对方在异国他乡感觉像在家一样。

    这份对客户的用心,源自张吉英第一次出国的经历。2008年,她坐飞机去迪拜。在16个小时的飞行途中,她不止一次感慨:“人真的要换位思考,客人大老远地来到义乌,肯定也很累,今后要加倍服务好自家客人。”

    “谈好生意,用语言沟通肯定胜过用手比画。”果然,随着市场外向度的提高,来义乌的外国客商越来越多,能用英语对话、服务热情又周到的张吉英逐步打开了自己的国际“朋友圈”。“我有两个微信,共有2万多个好友,其中外商有1万多人,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张吉英告诉记者。

    从小品牌到国际化

    2013年,我国首次提出并向全球发起“一带一路”倡议,张吉英也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意。

    “以前,雨伞通常就是能遮风挡雨的用具。现在,雨伞也是一种时尚的配饰。因此,我的生意不能一成不变。”张吉英坦言,虽然生意不错,但产品附加值并不高,一味拼价格的路子会越来越窄。

    “我不想做雨伞行业的搬运工。”于是,张吉英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去国外注册商标,为品牌设计一套国际化的形象,进军国际中高档市场。

    通过这些年积累的国际“朋友圈”,她很快联系上了法国巴黎的一个设计团队,与他们达成了长期战略合作。“在伞具行业,国际化的品牌并不多。不论商标也好品牌形象也罢,面向国际市场,还是要重新进行设计和注册。”张吉英委托法国团队的第一个业务就是设计公司全套的海外宣传形象广告。此外,她还在100多个国家注册了涵盖20多大类的“RST”品牌商标。

    有了品牌形象,还要有品牌故事。“我们几乎每天都有新产品出炉,每把伞都有故事可讲。”说着,她着重向记者介绍了一把“古风”伞。“这是我去年向总书记介绍的同款伞。这是一把充满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雨伞,上面印有墨荷红花莲蓬金鱼,叫‘莲莲有鱼,金鱼满塘’,是吉祥的象征。”此外,还有“一带一路”主题伞、儿童友好伞……

    “我们就是要做伞中明星。”张吉英温柔的声音中透出一股豪气。

    从外贸到双循环

    在考察义乌国际商贸城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义乌小商品闯出了大市场、做成了大产业,走到这一步很了不起,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商贸城要再创新辉煌,为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更大贡献。

    “总书记说要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这让我觉得我们又踩对了点。”张吉英说。

    近几年,原本一直以外贸为主的张吉英,开始布局国内市场。“我们看到了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特别是张吉英的大女儿从美国留学回来之后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对产品定位、经营理念、销售模式都进行了调整,内贸份额逐年上升,目前已占到30%左右。“像这款清廉系列创新伞,带有电风扇设计,满足了年轻消费群体喜欢新奇的需求。”

    除了在产品设计上更贴合年轻与时尚,在营销方式上,“卖伞”也变得多元化。“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款羽毛伞,它非常轻巧,就像羽毛一样,重量只有103克。大家如果喜欢,可以点击左下角链接购买。”张吉英劲头十足地在直播间向网友推广自家的新产品。

    随着直播产业的兴盛,流量带来的红利让市场商户尝到了“变现”的甜头。张吉英也开始尝试利用多种多样的传播形式,提高品牌曝光度。

    “我们现在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张吉英笑着说,“有了网络科技的帮忙,我们可以走得更快更远。”说着,张吉英向记者演示了摆在店门口的“翻译机”。只见她选择阿拉伯语后,对着屏幕说一句中文,屏幕马上显示出了相应的阿拉伯文字。

    2023年10月,全球首个商品贸易领域大语言模型和新升级的Chinagoods AI智创服务平台在义乌博览会首次亮相。在AI技术的加持下,张吉英不仅能和世界各地的外商无障碍沟通交流,还能用自己的照片生成数字人形象,突破时间、地点、语言的限制,零门槛、低成本进行直播带货,让商品走向全球。

    如今,背靠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借着“一带一路”东风,张吉英的生意越做越大,朋友圈越来越广。“我非常荣幸能够身处拥有巨大潜力和爆发力的义乌市场,在这样的平台,我相信努力奋斗一定是有结果的。”谈及未来,张吉英语气中满是坚定。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