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假货维权难亟待破解
近期,多名消费者反映,在网购平台上买到了假货,不仅商品质量低劣,而且维权过程异常艰难。这些假货往往打着“官方正品”的旗号,通过精美的图片和虚假的宣传吸引消费者。一旦消费者发现上当受骗,商家往往采取否认、逃避甚至关店跑路的方式,导致消费者维权无门。
在平台、商家与消费者权益保障上,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由于平台与商家在售后方面信息不同步,介入迟缓甚至不痛不痒,导致消费者的权益往往难以保障。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应进一步加强对电子商务平台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并严格执法。其次,电子商务平台应加强对商家的审核和管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最后,消费者自身也应提高警惕性和辨别能力,遇到假货问题时,要保留好相关证据,积极向平台和有关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不能让抓娃娃机变成坑娃娃机
近年来,抓娃娃机以其独特的娱乐性和挑战性,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然而,随着这一市场的迅速扩张,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有媒体指出,市面上的抓娃娃机大多变成了“概率机”,抓取概率由商家随意调整。此外,一些抓娃娃机中的毛绒公仔玩具来路不明、存在质量隐患,可能会影响消费者健康,如此市场乱象亟待整治。
面对抓娃娃机市场的乱象,有关部门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治。要加强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于擅自调整抓取概率、使用劣质材料的商家,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罚,形成有效的震慑力。同时,要加强对娃娃机市场的日常巡查和监管,确保市场秩序的稳定和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障。此外,商家也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诚信经营、规范操作,不能让抓娃娃机变成坑娃娃机。
农村基础设施要建好更要管好
在中部地区一个村庄,平坦的农田里,间隔百米就建有一处机井房。有媒体记者连续查看10多个机井房后发现,有的机井房铁门已被拆掉,其中配套安装的电表箱、水泵等设备不知所终,有的甚至被当成临时厕所。近年来各地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农村基础设施短板逐渐补齐,受到基层干部群众欢迎。但与此同时,某些设施中看不中用,或者荒废闲置,不仅造成资金资源浪费,也会影响农业生产开展。
乡村项目设施闲置折射出基层政府部门的单向度思维,即在投入时急于求成,缺乏基础性研究,对群众的真实需求考虑不足,从而导致供需不匹配。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应建立健全全流程建管政策体系,按照市场手段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建后管护工作,落实落细管护责任,形成常态化管护机制,破解管护难题。同时坚持严格考核,强化跟踪问效,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铲除项目设施闲置滋生的土壤。
刘世康 整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