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发展周刊 乡村振兴 PDF版下载

栏目: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版面: 发展周刊 乡村振兴

进村即景、推门即景、睁眼即景

“网红”恼包村:打造全要素文旅产业链


    恼包村全景。王永钦/摄

    游客在恼包村湖心公园游玩。王永钦/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永钦

    ■ 王璐

    假如让你蒙眼空降到恼包村,睁开眼的一刹那,仿佛置身于设施顶尖的大型游乐场,或是雾气氤氲的江南水乡。目之所及,皆与你想象中的村子不一样。

    恼包村坐落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离呼和浩特市区不到20公里的距离。今年“五一”假期,恼包村日接待游客达21万人次,成为内蒙古最火爆的景区之一。

    “不到恼包村等于没来过呼和浩特”

    “进村即景、推门即景、睁眼即景,感觉再华丽的文字也难以描绘出恼包村的美!”这是前来采访的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对恼包村的印象。漫步其中,在传统建筑与现代高楼大厦的映衬下,水世界、摩天轮、江南水乡游园、民宿大集、勇士部落、飞行影院、购物中心等打卡点散落在村子的四面八方。近年来兴起的恼包音乐节、跨年灯光秀、接二连三的明星演唱会等新潮现代的文旅大餐令人目不暇接,甚至流传出“不到恼包村等于没来过呼和浩特”的说法。

    6月16日,在勇士部落游客入口处,记者遇见了专程从乌兰察布市兴和县来逛恼包村的两位退休阿姨,她俩一边相互拍照留念,一边感慨地对记者说:“经常从手机上看到恼包村的视频。最近几年,我俩几乎每年都来恼包村,每年都有大变化。”

    陌上桃花源,塞外水云间。入夜,巨型摩天轮“恼包之眼”点亮星空,为这座现代化乡村勾勒出一个梦幻瑰丽的童话世界。透过“恼包之眼”,是人们对今日恼包的惊鸿一瞥,也是岁月对这里沧桑巨变的慨然回眸。

    立足本村优势 为村民创收增收

    恼包村监委会委员高明对记者介绍说,恼包村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20余年历史。辖区面积12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2480人。由于村庄坐落在大青山前坡的低洼地带,五道洪水沟在此交汇,历史上水患严重,靠天吃饭的恼包村村民长期徘徊在温饱线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以及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大青山前坡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的全面实施,5万亩草场、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中心、呼和塔拉会议中心等大型公共设施落户恼包村周边,使得地区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面对常年房屋被破坏、传统种植业无法让大家脱贫致富的状况,恼包村党总支决定:整村搬迁,在恼包村附近重新规划选址,建造宜居移民新村。

    为使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恼包村将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因地制宜培育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美食餐饮为一体的乡村生态特色综合文旅业态,打造全要素文旅产业链。2019年,一座崭新的恼包村惊艳问世,迎来了里程碑式的发展和划时代的新生。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极大提升。

    “近年来,我们立足本村优势,通过产业发展、移民搬迁、生态补偿和社会兜底等渠道多方并举,为村民创收增收。村委会筹集资金,成立了恼包村民粮油供应站,按季免费为村民发放米、面、油;村集体先后筹集资金3700万元,为村民办理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筹集资金建设了恼包村卫生院,基本实现了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目标。如今的恼包村民人均年收入达5万多元。”恼包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恒彪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恼包小镇45栋村民住宅楼、商业街、美食街、文化产业园区、科技农业园区、物流园区等产业项目已经落地生根。近年来,恼包村以商养文、以文促旅,依托文旅产业,共迎来海内外游客3000多万人次,解决了本村及周边村民就业岗位6000多个,村集体搭建的产业平台年创收10亿多元。利用交通优势,引进建设了现代仓储物流园,20多家物流快递企业年货物吞吐量达1000余万吨,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让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到发展红利

    李飞是在呼和浩特大学城打工的“外来户”。当恼包村随着抖音火遍全网的时候,年轻的李飞嗅到了商机:“刚开始,我周末从大学城带上一些零食来村里卖,赚些差价。后来生意越来越好,我就干脆租了村里一个小商铺,从此在恼包村扎根!”

    2020年,眼看着恼包村人气越来越旺,孙学平决定返乡创业。在村“两委”的指导协调下,他在恼包村游乐场里开办了碰碰车乐园项目,自营业以来,孙学平每年收入在30万元左右。“在外打工不仅辛苦,还照顾不了父母,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看着村里越来越红火,就决定回家创业了。”孙学平告诉记者。

    种了60多年地的李妙桃拿着退休金享受起了惬意的休闲时光,50岁的高瑞金结束了在外漂泊打工的生活,在村小吃街上承包了摊位,游客流量多时一天能赚4000多元……“恼包村村民真正实现了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村民们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发展的红利。他们开玩笑说自己是恼包村的‘事业编’。”李恒彪话语间充满了自豪。

    几年来,恼包村获得的“国字号”荣誉就有几十个: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级森林乡村、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入围“全球最佳旅游乡村”候选名录。

    李恒彪表示:“我们去年搞了‘生态恼包音乐节’,3天时间吸引了全国各地30多万游客,实现经济收入6000多万元。一位游客说:全国文旅城市‘上半年看淄博,下半年看呼和’。”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