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栏目:天天观点

版面: 视点评论

“网红卖课”岂能“割韭菜”


    □ 张玉胜

    “10节课编程入门速成”“5分钟掌握写作技巧”“7节课学会理财”……近年来,这些以快速入门、迅速见效为卖点的课程培训并不少见,引来无数追求知识更新的学习者。这原本应该是有助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一件好事,但不良网红却借机精准拿捏用户需求,通过夸大宣传、虚假包装等手段高价售卖缺少实质内容的课程,让许多粉丝在跟风付费后却并未获得等价的知识或服务。

    作为文化产业的新兴业态,知识付费行业在经历了现象化崛起、市场化发展之后,逐步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然而,目前网络授课门槛较低,除少数行业外,多数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入门资质并无明确要求。在这种背景下,知识付费行业从业者资质良莠不齐、鱼目混珠。比如一些网红化身“成功学导师”,通过制造焦点话题在互联网平台引流,制造粉丝焦虑,之后劝导粉丝买课入坑,实现自身流量变现。粉丝本以为是学习知识,却成了网红的“韭菜”。

    面对此种情况,想要遏制“网红卖课”的野蛮生长,让付费知识产品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轨道,亟须规范化监督与管理。

    从行业长远发展看,打造完整的知识付费消费权益保障机制,夯实市场运行的法律和制度基础尤为重要。一方面,短视频平台需承担更大的监管责任。要对商家的知识付费产品严格审核,并仿照传统型商品的消费评价机制,建立知识付费型消费评价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投诉受理调处机制,打通举报投诉渠道,确保知识付费产品内容真实、版权合法、监管有力。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对知识付费平台进行监管,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压实平台主体责任,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引导下,逐步设置知识付费行业的从业门槛,加快建立行业标准,刺激知识付费行业升级迭代。此外,消费者也要主动监督、维权,举报夸大宣传、以次充好等不良行为,倒逼知识付费产品提升含金量。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