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鹏
“凝聚妇女心连心,服务妇女零距离”。在湖北省利川市龙船调服饰有限公司的“妇女微家”里,这14个大字格外醒目,而这句话,也正是企业负责人陈红平多年来尽心尽力帮助妇女儿童的真实写照。身为利川市妇联兼职副主席、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省州市三级“爱心妈妈”,陈红平创业不忘扶弱,热心公益事业,创业14年来,已经累计帮扶了500余名困难妇女和留守儿童。
陈红平原是一名医生,起初对服装行业并不熟悉。出于对民族服饰的热爱,2009年,敢想敢干的她毅然向单位递交了辞呈,自费到上海学习服装高级制版和设计,随后创办了湖北龙船调服饰有限公司。公司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开发作为主要方向,主要进行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及专业化校服、工作装的生产和加工。
作为州级土家刺绣非遗传承人,陈红平也将保护和传承土家族刺绣技艺视为自己的使命,并牵头成立了传统工艺创新工作室,邀请民间艺人和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一起从事土家刺绣的民间收集、刺绣技艺的研究和学徒的培养。
由于企业员工以女性为主,这让陈红平特别关注农村留守妇女和困境妇女。这些年来,公司先后带动100多名妇女实现就业增收。2017年,陈红平带领公司股东积极参与到利川市小青娅村的精准扶贫工作中。2020年,她又创办了利川市龙船调传统工艺培训学校,建立起非遗技艺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培训机制,安排老师手把手为农村留守妇女免费传授编织技术,先后培养了近千名学员,为进一步拓展当地农村妇女的就业渠道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们的服务对象包括农村学校的学生,这让我常常接触到一些家庭困难的农村学生,我一直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尽一份社会责任。”陈红平很早就开始了自己的“爱心妈妈”之路。向甘肃环县农村中小学生捐赠棉衣,为利川毛坝镇善泥小学的寄宿学生送去过冬所需的棉被……2013年至2023年,陈红平及公司共看望、慰问、帮扶近200名农村学生,向农村学校和困境儿童捐赠爱心校服、爱心棉被、爱心棉衣及各类物资近80万元。即使在新冠疫情发生后,企业经营一度遇到困难,陈红平仍然向利川市红十字会捐款3万多元。
2013年,陈红平主动资助了两名正在读高中的学生,并承担了其中一人从高中至大学期间的全部学费和生活费,目前,两名孩子均已大学毕业踏入社会,并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谈起两名孩子,陈红平难掩喜悦。那些年里,考试失利了,孩子们会给陈红平打电话;取得了好成绩,也会第一时间告诉她,在他们眼里,陈红平不仅是不缺席的“妈妈”,更是一位知心的好朋友。
“我对他们说,你们暂时有困难,我帮助你们,把你们当作我自己的孩子,但我不期望你们回报我,只希望你们将来成才后帮助更多的人,把这份爱传递下去。”陈红平的言语里透着欣慰,“从那以后,我好像真的多了两个孩子,每逢节日,他们都会给我寄来小礼物和时令水果。有几次生日,我自己都忘记了,但他们的祝福依然如约而至。”
据了解,利川市深入开展“爱心妈妈”活动以来,全市共招募爱心妈妈2000余名,举办相关主题活动300多场,身为省州市三级“爱心妈妈”的陈红平也更加积极地投身到关爱行动中,带领女企业家协会成员走访慰问留守困境儿童家庭。春节前,陈红平组织利川市女企业家协会17名成员组成了“爱心妈妈”团队,“爱心妈妈”们自筹了价值近2万元的棉衣棉服、学习大礼包、新年糖果及新年红包,冒着大雪上门慰问,为24户困境儿童家庭送去了新年的祝福。
“做孩子们的‘爱心妈妈’,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反而越做越有劲儿,我要把爱传递给更多孩子。”陈红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