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崔安琪
7月2日,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开幕。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0多名重要外宾,近千人出席开幕式。
大会以“开启数智新时代,共享数字新未来”为主题,设置“1+6+3+N”的活动框架,包括1场开幕式和主论坛、6大高层论坛、3大品牌特色活动以及多场专题论坛和系列活动,内容涵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等多个领域。同时,还将配套“数字经济体验周”“2024数字之夜”和“成果发布会”3项品牌特色活动,让与会者能够亲身体验数字经济的魅力。
全球数字经济“朋友圈”持续扩大
在数字技术革命大潮涌动、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中国数字经济企业正步入“走出去”的黄金时代。
据了解,自2023年《全球数字经济伙伴城市合作倡议》发出1年来,全球城市间数字领域已取得务实合作成果。今年,大会通过新增“伙伴城市”和构建商协会合作网络,持续推动数字领域务实合作。新吸纳了9个国际城市,从而使“伙伴城市”总数从18个增长至27个,助力全球数字经济“朋友圈”再扩大。
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正以独到的资源禀赋,着力打造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当前,北京5G网络基站、智能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快速完善,数据要素生态体系初步形成,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数字产业蓬勃发展。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将同各城市一道,为落实倡议采取六项行动计划:深化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数字规则和标准先行先试;开展数字人才联合培养;推动试点示范项目合作;发起成立数字经济企业“出海”服务基地;开展数字经济城市标准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数字经济企业“出海”创新服务基地将于会期正式启动,这为数字生态企业的“走出去”和“引进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和重要窗口。该基地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国际科技创新大厦,集国际合作展厅、国际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平台、国际企业服务中心、国际创新孵化空间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目前已吸引10余家国际化项目入驻。
以此为起点,北京市将创建“数字丝绸之路”经济合作试验区,通过与“一带一路”国家重点城市缔结数字经济互惠互利城市伙伴关系,重点开展新基建、新规则、数字经贸、数字人才培养等领域国际合作,深入推进“两国双园”建设,促进国际双向投资,推动构建“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合作新格局。
近20项新技术将集中发布
在7月1日举办的媒体开放日活动上,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探访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主会场,感受数字经济领域的前沿技术。
在数字经济沉浸式互动体验区,通过人工智能、VR/AR、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展示,生动呈现了数字经济在金融、医疗、教育、交通、制造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和最新成果。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系统的“智慧大脑”、汽车无人驾驶实时场景、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实训基地……在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展区,记者看到了不少交通行业前沿数字化技术融入职业教育教学的新成果与新实践。
“我们的毕业生在首都地铁各大公司、车企、交通路政等交通行业和企业的一线岗位就职。”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院长贾东清告诉记者,“学院的专业群紧密对接行业前沿技术,将人工智能、数字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实训建设、育人路径,给专业建设安上‘智慧大脑’。”
在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展区的邻侧,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展区同样将焦点对准了智慧城市的建设。记者在现场观察到,一辆两轮电动自行车上装配了一个独特的“话筒状”设备,颇为引人注目。
据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他们自主研发的一款轻便型的AI智能巡查设备——京橙智巡产品。在电动自行车行驶过程中,它能够自动识别沥青路面坑槽裂缝类病害和人行步道砖缺失、错台、路缘石破损、井周破损等5类典型病害。通过两年的迭代,目前该产品对上述典型病害的识别准确率已超过90%,与传统的人工巡查方式相比,巡查效率提升了4倍之多。
在新技术、新产品发布区,汇聚了众多首发首秀精品,许多参会嘉宾正在沉浸式体验各项科技产品和前沿技术。据介绍,大会期间将有近20项新技术集中发布,向全球展示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卓越成就与创新实力,彰显全球数字经济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