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王春霞 发自北京 7月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共同发布了一批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典型案例。据介绍,2020年5月至2023年12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强制报告发现案件9282件。
2020年,最高检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2021年,强制报告制度被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吸收,上升为法律规定。最高检建立了强制报告倒查机制,推行每案必查。
在各部门的有力推动下,强制报告制度效能逐渐释放。2020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对不履行强制报告义务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员追究刑事责任14人;2023年,发生在旅馆的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同比下降30.9%。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共5件,涉及医疗、教育、住宿经营、基层政府组织等多个行业领域。
据介绍,这批典型案例中,酒店经营者、教师、医生等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被侵害的有关情况后,及时履行强制报告义务,施暴者被绳之以法。这批典型案例也对各地在落实强制报告制度过程中采取的监护危机干预、留守儿童保护、被害人综合救助等做法进行了总结提炼,更加突出对未成年人的全面综合保护。
最高检未成年人检察厅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将持续推动强制报告制度落实落细,不断加强普法宣传,压实报告主体责任,完善奖励和追责机制,确保强制报告制度刚性运行。